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丹凤县: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2-12 15:39 作者:冯琦

丹凤县坚持把党建引领摆在关键位置,聚力强根基固堡垒、兴产业促发展、抓治理促和谐,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强根基固堡垒,搭好乡村振兴“台柱子”。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能力和组织能力为重点,筑牢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扎实做好乡村班子届中分析,准确掌握各镇(街道)、村班子运行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表现,及时调整不胜任、不尽职的干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者、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现选拔能够推进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及时补齐10名空缺村“两委”班子成员。落实“导师1+N”帮带制度,实行镇(街道)干部、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与后备干部“结对子”制度,结对联系人定期与后备干部交心谈心,了解后备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深入实施“雏雁”储备工程,储备村级后备干部915名,注重从后备干部中发展农村党员,为乡村振兴储备更强劲的源头活水和内生动力。

聚产业谋发展,牵牢产业振兴“牛鼻子”。积极拓展产业联合党委发展模式,着力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镇(街道)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筑牢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依托地域资源优势,求同求异、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每村培育1—2个主导产业,持续壮大“菌药果畜酒”等特色产业,链接带动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665个,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100人、高素质农民220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民俗民宿等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四化”提质。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促农增收的主要抓手,积极发展小产业、小种植、小养殖、小商贸、小加工等,建成“五小”示范村12个、“九小设施”36个,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5.7万人。

抓治理促和谐,蹚出乡村治理“新路子”。依托“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长(党小组长)+楼栋长(网格员)”的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全县网格员业务培训、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全县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组织全县1.2万名党员、3250名网格长(片长)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主动承办实事,形成“人在网格中、事在网格办”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持续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体系建设,把各类服务事项整合起来,加快信息化进程,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