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龙舞”是与“陕北民歌”“安塞腰鼓”齐名的陕西省七大民间艺术之一,迄今有600余年历史。近年来,汉台区坚持将党建、非遗和乡村振兴相结合,“龙舞”非遗通过连接流行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点燃了乡村振兴“引擎”,推动了非遗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活化非遗让舞龙“活起来”。该区制定《非遗人才培养“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建成民间艺术研究室、龙舞道具实物陈列室、非遗文化长廊和龙江社区博物馆,录制“非遗传承人朱江明制作草龙技艺”视频,编纂《龙江龙舞》《龙江草龙》校本教材,与陕西理工大学等单位建立6个龙舞研学基地,培养龙舞非遗传承青年130余人,后备人才过千人,吸引人才回流,凝聚村庄人气。连续举办十八届民俗文化艺术节,实现非遗项目产业化。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群众330万人次。
“龙舞”非遗助力乡村治理。该区在“龙舞”传承基础上探索非遗活化利用,结合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满满正能量和生命力,编排出具有汉中地方特色的舞龙、舞狮、跑旱船、鹤蚌舞、二鬼摔跤、汉风鼓乐等精品民俗节目百余个,将基层党建与文化深度融合,创新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如《孝顺娘》《垃圾分类》《法制宣传》《懒汉脱贫》《小康路上》《都是亲人》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快板、情景剧等形式,以艺术之美扮靓日常生活,将勤劳、节俭、孝敬等文明新风和道德典范先进事迹在润物无声中悄然传播,吸引更多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振兴,为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龙舞非遗带“火”文旅经济。该区以天汉民间艺术协会为平台,深化产业联动,吸纳各类非遗传承人及后备人才1200余人,统筹37支专业龙舞表演队,联合20余家文化传媒公司,结合全域特色旅游、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观赏等场景,打造龙舞、狮舞、汉风鼓乐、清明祭祀、龙游花海等精品节目,倍受群众喜爱。开发“文旅大融合·非遗进景区”“非遗进社区”“非遗+课堂”等特色活动,成立“龙舞道具制作工坊”,吸纳脱贫群众50余人就业,实现了“景区旺人气、农民增收益、民俗广传播”的良好效应,年平均演出达200余场次,直接带动群众就业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