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鳞次栉比的蔬果大棚、图文并茂的文明墙画……走进渠岸镇大村王村,一幅新农村图景迎面而来。近年来,渠岸镇立足镇情实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眼“一个规划”,落实“两个责任”,实施“四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速增效。
着眼“一个规划”,整体谋划布局。统筹镇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结合村庄分类、区位布局、空间利用等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渠岸镇“一村一策”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林地等生态管控要素,确保对标实施。牢牢守住2.7万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非粮化”,建设2600亩高标准农田,4000亩吨良田生产示范基地,以及6个富硒小麦、玉米生产基地。
落实“两个责任”,确保落地见效。压实主体责任,该镇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全镇工作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思想,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夯实工作责任,整合纪检、党建、乡村振兴相关站(办)所,成立督导工作专班,对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并同步建立问题台账,确保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具体。同时结合“三项机制”,强化评优评先举措,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在全镇范围营造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抓振兴的浓厚氛围。
实施“四大工程”,释放强劲动能。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加快推进镇域基础设施完善,全力优化镇域农业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招引龙头企业入驻渠岸,引进蔬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管理新模式,在投资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改变传统种植、销售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集体经济提升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工程。鼓励扶持村集体参与农业产业发展,通过规范农业用工组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冷链存储运输设备、统一农副产品包装等方式,完善规模农业、健全配套服务、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科学化、规模化,持续推动集体经济“空壳村”动态清零、薄弱村提高效益、示范村做大做强,加快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乡村振兴动力。实施科研技术提升助推产业提质发展工程。锚定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目标,聚焦培育一批富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科学推进富硒、有机特色农业产业定位和规划,形成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均衡发展的新格局。同时,依托省内外著名农林高校、科研院所、农资集团等科技资源优势,加大探索校地合作、校企共建模式,依托镇域粮食生产科技示范基地、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开展科研试验,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提升等方式,研究适宜品种,科学优化种植,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助推人居环境优化工程。统筹公益性岗位人员,联合网格员及镇综合执法工作专班成员,组建一支“横向联动、纵向联合”的整治队伍,按照“各司其职、勤联勤动”的思路,对违规占用耕地建房、倾倒渣土垃圾、生物质焚烧、乱堆乱放等行为严厉打击,切实落实污染防治、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违法图斑核查、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提振群众精气神,增强群众凝聚力,孕育社会良好风尚,焕发渠岸乡风文明、生态文明新气象。
供稿:三原县渠岸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