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宁陕:“四步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7-04 15:27 作者:庞渤

近年来,宁陕县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县”一张蓝图,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基层组织扩面、乡村治理改善等重点建设,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林业兴县”,奋力建设“生态好、旅游强、林业兴、乡村美、百姓富”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明确方向,绘就建设蓝图。一个目标明方向。坚持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基本原则,找准“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林业兴县”经济发展战略路径。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把先规划后建设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基本方法,统筹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24个。两个方案强指引。制定出台了《宁陕县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宁陕县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和美乡村建设15个方面108项重点建设任务,确定了5类15项推进措施和9个方面25项保障措施。三个聚焦抓提升。聚焦城乡建设一体化。围绕“一主一副五镇十个社区”城镇建设体系,按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县城,积极打造5个特色小镇,加快建设6个和美乡村示范村,推动县城、集镇、社区互促共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聚焦基础设施改善。上下联动、部门联合征集2023年乡村建设任务107项,整合各方资金7.25亿元,其中实施建设类任务59个,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聚焦田园风貌保护。依托自然禀赋和乡村特色资源,抓好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田园风貌保护、特色重塑行动,构建了青山绿水与青瓦白墙交相辉映、荷塘稻田与古道新村相得益彰的渔湾、寨沟、八亩等特色新村。

厚植本底,书写宜居新篇。坚持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县域特色和乡村特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风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都“富春山居图”。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先后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6个,管护天然林240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退耕还林11.2万亩,森林覆盖率升至96.24%,空气优良天数和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前列。境内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等珍稀保护动物数量攀升,国宝朱鹮增至300多只。实施农村环境提升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市级以上生态村31个。累计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15920座,普及率达到93.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行动。突出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全县11个镇已建成垃圾处理厂15个,68个村(社区)的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到95.75%。通过集中式、分散式、纳入城镇管网及资源化利用等方式,11个镇实现了污水集中收集处理,42个安置社区建成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施长效机制完善提升行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卫生评比、群众监督、媒体曝光和考核奖惩等工作内容,有效发挥保洁员、护河员、道路养护员、生态护林员、村级化网格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建立交叉观摩、验收考核等工作机制,通过明察暗访、考核排序、通报奖励等形式,维护农村人居环境常治长效。

加快建设,唱响发展旋律。坚持数量服从质量、求好不求快、进度服从实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面落实“路长制”责任,县域宁石高速、G345国道竣工通车,沙金公路改建等7条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快建设,新开通多条通村公交,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同步推进,被省级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11个镇配备安全饮水保障抢修资金50万元,218名管水员持续履职尽责提供饮水保障服务,安全饮水全覆盖和智慧乡村(光网)村村通全面实现。城乡教育服务均衡发展。按照就近入学、自然过渡的原则,对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新建、改扩建农村校区5个,26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一体化精准资助学生补助,义务教育一体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完善提升儿童早期发展“双抚双育”宁陕模式,为1400余名0—3岁婴幼儿免费提供早期教育支持、健康服务和照护服务,“养育未来”项目荣获“世界教育创新奖”和“中国婴幼儿照护服务影响力大奖”。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改善。持续加强镇村文化站、图书阅览室建设,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41家电商村级服务站点并正常运行。常态化开展“戏曲进乡村(社区)”、放映电影等群众文化活动,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医疗服务保障稳步提升。建立健全县、镇、村为网底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广开门路新聘医务人员,全时段为80个村和社区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保障。建立完善了“4321”因病防返贫机制和防贫保险保障机制,为转外就医、重大疾病群众提供阶梯性救助保障,累计为243户发放保险金222.26万元,从根本上杜绝了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养老服务质量显著加强。优化整合资源,新建成大中型敬老院7所,实现了“四室五有”的精美环境,优化奖励激励制度,打造优质养老服务团队,全县集中供养率达71%,位居全省前列。利用空余床位积极探索社会低偿托养服务,着力解决了农村困难、独居、留守老人以及重度残疾人等“非五保”困难群体集中供养难题,解决了“非五保”困难群体“不合规进不去”,市场化养老“收费高养不起”的困境,收到了“托养一人、幸福一家”的良好社会效果。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发改委典型案例。

三治融合,做优善治文章。创新和完善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方法,构建了群众广泛参与的“321”基层治理模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提能扩面。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争先发展、率先振兴”擂台比武和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评选活动,选聘“一村一名大学生”32名参与基层服务,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40个村被省、市命名为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推进“老雁新辉”行动,聘请520名农村老党员,发挥其经验、智慧、技能优势,尽显其能成为群众身边的政策法规“宣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风建设“示范员”、民情民意“信息员”,为乡村振兴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社会治理精准精细。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与防返贫“567”工作机制融合,全县党员干部与22203户群众结对子,干部下沉构建三级网格包抓服务,一网全覆盖服务所有农户,持续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矛盾排查化解、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防汛抢险救灾等方面积极发挥了表率作用,有力破解了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三个难题。村风民风向善向好。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91个,组建志愿服务队102支,开展“六项”特色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打造了新时代实践积分超市80个,持续表彰“道德模范”等各类村级典型1600余人次。深化“一约四会”作用,推进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诚孝俭勤和”新民风深入人心。

供稿:宁陕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