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丹凤县花瓶子镇:践行初心强担当 优化作风促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7-04 10:44 作者:彭歆 贺冰

为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近年来,丹凤县花瓶子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增强使命担当意识,狠抓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强化为民服务初心,不断巩固脱贫成果,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高高飘扬。

以增强党员干部使命担当意识为目标,丹凤县花瓶子镇以“干部作风提升年”为契机,常态化举办“夜间党校”“乡音课堂”,将党课开到村组院落,进一步提升镇村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聚焦干部队伍建设,对新任职的镇村干部制定导师“1+N”“一对一”帮带制度,加强跟踪培养,形成老中青搭配、互学互促良好氛围。用好用活“三项机制”,将干部考核任用与全镇重点工作相结合,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健全“计划-执行-检验-完善”闭环责任制度,引导项目包抓人、包村领导干部、各党建指导员常态化下沉至一线抓产业、解民困、促发展,使干部作风能力在一线锻炼、在一线见效。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产业振兴,大力推广“党建+”发展模式,探索“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脱贫户”的产业振兴模式,主抓香菇、中药材2个富民产业规模和销售渠道拓展,同时抓好生猪、肉驴2个产业4家企业的规模发展,积极建设花岭产业园、花千谷生态园、苏沟产业谷,推动“农、牧、菌、药、旅”五个业态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立足镇情实际,组建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招商小分队,赴西安等地联系招商,与陕西金时川,北京优意粮达成菌袋订购、产品优化包装、干菇销售协议,带动食用菌生产逐步进入现代化农业生产;结合“三百四千”工程,实行项目包抓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保姆式”追踪服务与蹲点包扶,推行挂点联系服务制、招商项目代办制等,使象泽天农牧科技、江润昌牧业发展、鑫惠霖2万头仔猪繁育等一批企业或项目在花瓶子镇落地生根。

结合“红细胞”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立足为民服务初心,动员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持续开展“两改两转三促进”行动,强化对镇村主干道的清理整治,高标准完成沿“铁花竹”主干道连片系统治理。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常态化全覆盖式进行防返贫排查,逐户逐项研判解决教育、健康、住房、饮水和生活保障问题,切实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树立秦岭生态保护“红线”意识,管控好镇域范围内林地、耕地资源,建设秦岭山水乡村示范村;发挥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作用,持续完善和规范村规民约,做好信访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及时化解积案,助力乡风文明迈上新台阶。   

党建领航兴产业,为民服务促振兴。截至目前,丹凤县花瓶子镇已召开全镇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工作动员部署会1次,推进会3次,专题研讨4次,集中学习6次,知识测试5次,累计开展作风督查8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0张,提醒谈话2人,立案2件。在优化作风的基础上,党员服务队全力促进全镇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共发展香菇400万袋、中药材6000亩、育肥猪存栏1万头,肉驴存栏1000头,带动群众实现增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48户168人,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彰显时代责任担当。

供稿:丹凤县花瓶子镇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