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洛南县:智雁发力为振兴赋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6-30 08:51 作者:寇鑫 李东芳

盛夏时节走进洛南县城关街道尖角村东河片区,这个位于花石浪猿人遗址下的村庄,一排排透着翠绿的大棚整齐排列,一片片绿色蔬菜青翠欲滴,一垄垄圣女果、甜瓜、黄瓜长势喜人,引得采摘的游人络绎不绝,折射出尖角村蔬菜产业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洛南县以实施“五雁工程”为契机,培育壮大以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为首的“智雁”队伍,汇聚“智雁”队伍的信息、技术、资金、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

“智雁创富” 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眼下天气逐渐炎热,但是作为洛南县花石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崔雪峰,每日的查看长势、观察病虫、踏勘雨灾等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着。

崔雪峰看起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却是尖角村乃至全县大棚蔬菜产业致富带头人。1998年他开始蔬菜种植,是洛南县最早的一批蔬菜种植户。创业初期,缺乏资金,他就在政府和农技部门的协调支持下,贷款1.75万元建了一个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和黄瓜。当时由于不懂种植技术,他一边摸索一边请教老菜农,其间也有过挫折。面对乡亲们的不理解和质疑,他始终没有灰心放弃,远赴泾阳甚至山东拜访专家学习技术。“当时就想一心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做成,学习回来后就天天在菜地里研究摸索”,崔雪峰说。

为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2013年,崔雪峰成立了洛南县花石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成立了党支部,目前他经营有8亩土地,5个蔬菜大棚,种植有圣女果、草莓、甜瓜、水果番茄、黄瓜等,一亩地一年受益2万元左右。通过“党建+合作社+种植户”的发展模式后,他坚持宣传动员和党员示范带头,主动帮助有意愿发展蔬菜种植的农户申报创业贷款和相关扶持政策,有67户蔬菜种植户加入合作社。

在种植过程中,崔雪峰从蔬菜品种选择、种植管理、采收销售等为菜农提供全过程服务,有效保障蔬菜种植效益,激发群众发展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热情。合作社把党员集聚在产业链上、把技术发挥在产业链上、让农户致富在产业链上,一座座蔬菜大棚在洛河两岸井然林立,满棚绿色果蔬托起了群众“致富梦”,为尖角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

走进崔雪峰的家里,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商洛市十佳农村实用人才”“乡土专家”“优秀农技工作者”等是他20多年辛勤付出的回报。

“以后只要政府继续支持大棚蔬菜,我会一直种下去,谁想发展蔬菜种植,技术上有不懂的或者对这个行业有疑虑的都可以找我,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更多的乡亲们服务”,崔雪峰笑着说。

“智雁帮扶”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自从2021年7月被派驻到洛南县城关街道小河村担任第一书记,王伦便把自己彻底融入到村子里,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忠实的实践者和主力军。她积极谋划,主动担当,多方争取,为集体为群众解决难题难事,她的真心和付出,赢得了小河村群众的信任、尊重和赞誉。

王伦是市政园林管理处市政园林绿化研究所所长,2021年夏天她放弃市上优越的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对单位帮扶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颗炽热之心,不顾丈夫劝阻,主动请缨到洛南县城关街道小河村担任第一书记,顾不上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一干就是两年。

 产业是致富的关键。王伦先后组织带领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县内兄弟村(社区)进行4次产业发展观摩学习,邀请有关专家举办6次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她鼓励群众要打破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善于通过种植农作物中药材等致富。今年以来,她积极奔走多方筹措17.6万元发展西瓜、蔬菜和连翘产业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她联系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村级工厂建设,邀请专业人员对留守老人及妇女80余人进行手工花培训,解决了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面对村上基础设施薄弱点和建设秦岭山水乡村艰巨任务,她争取资金63.08万元,修建产业路1.17公里,修复水毁河堤及路面,捐赠环卫设施和绿化苗木。面对村上农产品过剩和销路问题,作为第一书记的她倾心“带货”,向单位领导干部积极推介,两年来累计在线上及线下消费10.63万元,既为民增收又提高了农产品知名度。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她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关爱弱势群体,看望和慰问困难群众、留守老人及儿童13次125户401人,送去慰问物品及慰问金累计2.8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实事难事累计32件,以实际行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生根,提升了帮扶成效。

这只是洛南县“智雁”帮富的一个生动缩影,洛南县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和“五雁”优势,创新实施“五雁工程”,加快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振兴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体系,积极发挥“雁阵效应”,破解乡村人才短缺、产业竞争力弱、发展活力不足的难题,为推进乡村振兴赋能添翼。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 )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