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陇县张家山村:“四轮驱动”壮大集体经济 铸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6-25 15:35 作者:张涛

今年来,陇县天成镇张家山村立足实际破瓶颈,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快“五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四色产业”产业发展,持续带动群众增收,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立足村情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坚持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强村富民的有力抓手,村“两委”立足村情实际,理清了“党建领航、基地承载、夯实产业、振兴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围绕“烤烟、奶山羊”两大产业,成立了鹏程烤烟专业合作社和陇玉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党建+”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明确了以“白色羊乳、金色烤烟、绿色种植、黑色光伏”为主导的“四色”产业发展思路,为产业稳定发展搭建平台,全面筑牢了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

坚持因地制宜,建强产业基地。结合本村现有产业发展情况,建成奶山羊养殖基地3个,奶山羊存栏1500余只;以烤烟种植为重点,建成集育苗、种植、分拣、销售于一体的烤烟种植基地1处,形成烤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实现年收入110万元,同时成立鹏程烤烟专业合作社,辐射服务于周边5个乡镇,年带动实现产值1000万元;盘活闲置土地,投资170万元,建成2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00亩板栗种植基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争取资金130万元,整合场地资源,建成151kW光伏发电基地1处,年实现差异化分配16万元。2023年上半年,“五大基地”实现村集体增收170余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500元。

推进“党支部+”,提供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资金入股、收益分配、产业带动等方式,坚持把群众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今年以来,合作社、基地累计用工800人次,发放务工工资19万元;光伏电站、基础设施管护设置公益岗8个,发放工资3.5万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坚持“按贫、按劳、按岗”原则向群众差异化分红21万元,鹏程烤烟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49户种植烤烟1300亩,实现增收390万元,户均7.9万元。

强化绩效激励,激活发展活力。把选优配强集体经济班子成员作为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在选拔村干部时,将思想解放,勇于开拓作为重要条件,通过择优选拔,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一个称职的“领头雁”“经营者”。按照合作社的主要岗位编制,确定理事会、监事会、会计、出纳等职务,按岗定员,按收入定工资,基本工资按上年收入基数确定,绩效工资按当年收入比例确定,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坚持将集体经济收入与村干部评优评先、村级班子和村党支部书记的民主评议等相挂钩,发挥好监事会、村监委会参与决策、工作审核、事后审查作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确保集体资产安全完整。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