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张洪镇西头村将强化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绘就党建强、产业旺、人才兴、乡风美、生态优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引领强保障,组织增效善治理。全面提升阵地功能作用,先后投资30余万元对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等功能部室进行了规范提升,拓展服务作用,建立了低保申请、扶贫救助、矛盾调处、高龄年鉴、合疗代缴等9类30余项代办服务清单,使村级阵地真正成为了党员群众离不开的“红磁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群众下单、党员接单、支部买单”的便民服务模式,投资35万元改造提升村内道路800米,投资100万元建成“互助幸福院”,群众关心的一批热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坚持将党建融入基层治理链,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将全村18条街道划为6大网格,并按照“一专四兼”的方式进行人员力量配备,负责政策宣传、安全排查、信息采集等工作,不断提升治理工作的精准度。
党建引领夯基础,产业融合促发展。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升组织力的重要抓手,先后建成贮藏量1200吨的集体果品冷藏库、40亩“双矮”苹果示范园、8个樱桃观光采摘大棚、5个蔬菜大棚,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带动群众务工500余人次。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以保存较好的古村庄和厚重的农耕文化为载体,先后建成了云尚·乡舍精品酒店、欢乐牧场、村史馆游客接待中心,并打造景观涝池、老戏楼等设施,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画里农庄·百年西头”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按照“新栽示范园、改造老化园、推广新品种”思路,积极开展“示范园”“采摘园”“观光园”和“万元果”创建行动,引导群众对苹果产业进行升级,累计改造老果园280亩,打造双矮“示范园”290亩,把苹果由论斤卖向论个卖转变,持续放大苹果产业经济优势。
党建引领抓关键,人才助力激活力。聚焦打造政治素质高、数量充足、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目标,从村级致富带头人、特色产业发展大户、文化素质高等人中选出正职后备干部2名、副职后备干部3人,形成梯次接续、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体系。注重蹲苗历练,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要,选派2名村农业能手前往铜川樱桃大棚基地学习,累计聘请4名专业人士到村实地开展指导教学,挖掘培育“土专家”“田秀才”4人,确保了村特色产业发展技术力量有保障。不断完善人才发现机制,以村集体资源为依托,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出台首年免租减租等政策,吸引在外经营餐馆、有厨艺人员回乡创办农家乐,持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党建引领固基石,文化提升增动力。坚持将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培根铸魂工程,持续巩固省级文明村创建成果,投资160万元建成西头文化园,为群众红白喜事及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将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率先在全县成立了乡风文明委员会,由老支部书记李邦靖担任主任,并在西头文化园设立了“邦靖调解工作室”,累计调解矛盾纠纷49起,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西头村开花结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创建、“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崇德向善、从善如流的良好乡风日益浓厚。
党建引领硬支撑,生态优化亮底色。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在民宅建设上,紧密结合村情实际,统一建筑风格、基础设施、绿化美化,设计并建成单体式、复合式群众住宅324户,保证了建设整体美观、群众居住满意。按照“应绿尽绿、兼顾美化”原则,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栽植油松、红叶石楠、大叶黄杨、高杆月季、金叶女贞等观赏花卉苗木17.6万棵(株),种植草坪12000平方米,绿化庭院360户2000平方米,全村绿化率达到40%,村庄“颜值”和“气质”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