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私渡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共建融合”为抓手,持续探索“党建+”工作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激活“红色引擎”。
“党建+人才”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通过实施“党委牵头、支部带头、党员带头”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行动,采取走访慰问、线上宣传、亲朋联系等方式对外出人才进行全面摸底,精准掌握返乡人员基本信息、返乡意愿、就业创业需求、服务保障等情况,及时宣传动员,激发一大批青年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向家乡回流。促成大牧人生猪养殖厂等项目落地,吸引返乡能人建成现代农业循环发展基地,总投资500万元,豆类蔬菜种植基地200亩,建设加工厂房1200平方米。向返乡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指导服务,为中药材种植等小微项目申报政策支持,开辟苔藓种植新赛道,亩均收益可达6万元,为吸引返乡创业人才,持续壮大人才队伍提供示范作用。
“党建+服务”搭起乡村振兴“连心桥”。以“进知解”“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契机,创新群众工作法,整合“五老”、乡贤、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通过入户访谈、院坝会、意见信箱等渠道收集村情民意,提升便民服务规范化建设,不断优化便民体系框架。与社会组织、法律咨询、养老助残托幼等机构建立合作联系,将各类资源引入党群服务中心,搭建“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常态化服务。各村召开“红色议事会”14次,逐一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同步开展“义诊服务”1次,“普法宣传”10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党的服务、感受党的温暖。
“党建+经济”炼好乡村振兴“铺路石”。坚持“党建引领、支部领办、党员示范”,通过整合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谋划特色产业,始终坚持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向外吸引客商,争取项目支持,向内盘活资源,持续优化运营,充分发挥“头雁”作用,通过“企业+集体+农户”模式,在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联农带农增收致富,引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千亩中药材、千亩猕猴桃、千亩羊肚菌,深耕肉牛、生猪标准化养殖,年出栏牲畜万头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3亿元。
(供稿:西乡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