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以打造社会治理样板县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坚持“党建”引航,强化“领治”新功能。开展“乡里乡亲 共同富裕”行动,以村级活动阵地高标准化、多功能化建设为切入点,整合拓展党建、政务、社会、金融等服务功能,改建141个“有温度、聚人气”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成261个“一站式”便民服务站点。推行“一网三联 党群共治”治理模式,打造镇班子成员联村、村干部联片、党员联户三级网格体系,配备网格员2449名,无职党员主动担任网格员1315名,在网格内开展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疫情防控、社会救助等工作,实现网格管理一盘棋、服务管理一张网。建强乡村治理骨干队伍,组织实施“双雁”“双万”工程,156名致富能手、产业大户进入“两委”班子,112名有管理经验和技术特长的年轻党员到集体经济组织任职,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46场次,以村党支部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夯实“自治”基础,推行“微治”新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适合本土实际的乡村自治机制。推行“村党组织+乡贤+村民”乡村治理新模式,聚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物小事,发挥乡贤能人、致富能手、威望老人、法律人士等志愿群体的带动作用,让群众在协商议事中“唱主角”,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不断筑牢乡村治理群众基础;创新组建“乡里乡亲”纠纷调解团194个,设立162个党员民情站,283个纠纷调解党小组,“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党员等变身为“民情收集员”“纠纷调解员”,常态化收集处理群众意见。截止目前,收集民情民意5975件,有效解决问题5679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依托“法治”保障,拓宽“善治”新思路。加强农村依法治理平台建设,规范化综治中心和“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将信访、司法、派出所、法庭等资源整合到综治中心,进一步深化联调协作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纠纷登记、维稳协助、矫正帮扶等制度机制,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实现信息收集、矛盾调处“一网通”。充分发挥“三官一律”普法宣传、政策把关、法律咨询等方面作用,结合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培养法律“明白人”,为依法治村提供队伍支撑。将党内外法律法规作为“三会一课”“农民夜校”等规定课程,举办法治讲座、加强法治宣传,培养广大村民守法、学法、用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看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良俗,实现良法善治。
突出“德治”浸润,挖掘“巧治”新办法。注重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党史主题公园初心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荫东故居、中共合阳县委旧址三个红色资源精品教育基地,打造李立科甘井科研所旧址、八路军东渡旧址、张富清东马村战斗旧址、皇甫庄起义旧址四个学习教育示范点。通过观红色展馆、宣红色誓词、唱红色歌曲、学红色党史、听红色党课、讲红色故事,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信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党建引领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农村社会组织,做到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文化习俗、家风家训,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培育淳朴民风。
供稿人:合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