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淳化:推行“三个模式” 建设和美乡村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5-31 15:27 作者:宁涛

乡村要振兴,治理须有效。近年来,淳化县坚持不懈地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构建了“十户联治、议事协商、文明实践”三大抓手,织密基层治理体系,努力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

推行“十户联治”模式,织密为民服务“一张网格”。立足淳化人口密度小、居住散的现状,按照“住地就近、地域相连、户数相均、全面覆盖”的标准,科学划分网格489个,每十户左右确定1名治安中心户长,每个网格选聘1名网格员,实现网格党小组全覆盖。网格内形成了“自然户——治安中心户长——网格员——网格长——镇(街道)综治中心——县综治中心”上下贯通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了社会治理措施向末端延伸,形成了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实现“枫桥经验”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推行议事协商模式,搭建商事议事“共治平台”。为推进村民议事有章可循,召集乡贤名人和村民代表集思广益,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11项议事制度,健全“1+5+N”协商机构,使议事协商规范可行。坚持广泛参与、民主协商的原则,成立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乡贤能人、村民代表“四类人员”组成的协商委员会,协商主体更加广泛。将议事协商工作作为民情窗口,打通“民意会客厅、网格情报员、村口意见箱、线上传声筒”四条渠道,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形成常态化问计于民工作机制。在“四议两公开”程序基础上,丰富座谈协商、论证协商、恳谈协商、民主决定“四种形式”,做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跟村民“串门式”谈心。在村党组织的主导下,理事会深入开展处理纠纷、政策宣讲、道德评议等活动,充分调动起群众自我管理与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推行文明实践模式,打造精神文明“一块阵地”。紧盯村级阵地“七个中心”要求,坚持把说事议事、功能融入阵地建设,通过一室多用、激活闲置等方式,利用全方位、大力度打造一体化文明实践阵地。同时,突出镇村特色融合,打造了十里塬镇党建公园、秦庄村文化广场等一批特色文明实践点。截至目前,全县成立1个县级文明实践中心、8个镇级文明实践所、128个村文明实践站。强化力量配备,组建由党员干部牵头、专业人才、退休干部、乡贤能人等参与的县镇村志愿服务队,服务队以政策咨询、帮办代办、特色活动等为主要职责,积极开展“讲、帮、乐、树、行”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3年实施了理论宣讲、身边好人走基层、微视频宣导等志愿服务项目38个,切实提高了群众参与度、幸福感、获得感。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