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宝鸡市陈仓区:党建引领 统筹推进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5-25 16:38 作者:张宁辉

近年来,陈仓区委、区政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村级组织基础、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头戏来抓。按照“强化党建引领、项目资金支撑、专业机构指导、乡村能人参与、市场化运作、收益自主分配”的思路,扎实有序地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牢记“国之大者”,高位统筹推进。区委、区政府始终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提出的“保面积保产量”和“稳粮扩豆增油”总体要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粮食规模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领导抓点、干部包片责任体系,全面推进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一是政策激励促增收。制定出台《夏播秋粮生产奖励办法》和《夏播秋粮村干部奖励实施办法》,设立1000万元奖励资金,种植粮食作物根据规模每亩奖励20-35元,规模种植玉米、大豆千亩以上的予以5-20万元专业机械购置补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秋粮面积500亩以上且收益在10万元以上,奖励村干部2-3万元。全区2022年从事粮食生产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43家,共流转土地3.1万亩,流转面积500亩以上的村28个。预计每个村年增收8.3万元。二是项目支撑促增收。整合资金920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和移动喷灌项目,整修灌溉水渠120公里,维修机井44眼,购置移动喷灌机153台,打通农业灌溉“毛细血管”让农田“解渴”。投资458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6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7089亩,新建蓄水池8座,新打机井17眼。项目的实施不仅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培育全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整合资源促增收。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整合县功镇葫芦沟村、贾村镇簸箕庄村、新街镇郝家庄村等10个脱贫村,向绿丰源专业合作社注资600万元,10个村每村每年分红3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800万元,在慕仪、周原等7个镇13个村,建设村集体粮食社会化服务项目13个,预计每个村年增收12万元以上。

创新服务试点,全面推广实践。我区以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陈仓区利民秸秆机械化加工利用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服务组织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发展。一是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收益型”“劳务型”“订单式”托管模式,不断完善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多种服务模式,优化提升“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服务组织+小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引领带动更多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科学制定服务标准、价格监测、合同监管、效果评估、行业规范,为服务组织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技术培训、供需衔接、金融保险对接等各类指导和服务,推动资源共享、业务互促、行业规范。二是全力推进。大力发展“全程+环节”社会化服务,围绕粮食生产“深松、播种、灌溉、喷药、机收、打捆、秸秆还田”七个环节,积极引导、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粮食生产。小麦、玉米、豆类社会化服务模式亩均投入比传统模式分别降低180元、200元、100元,为小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节支增收。培育粮食生产加工规上企业2户,发展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116个,流转土地5.8万亩,服务规模化种植15万亩。三是全面推广。着眼粮食生产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推动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套种轮作、节水灌溉等关键措施落实。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服务小农户、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机融合,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拓展增收渠道。目前,慕仪、周原、贾村等镇已开展全镇行政区域“全托管”“环节托管”“季节托管”,通过提炼总结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先进典型经验向全区推广,不断提升全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和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因地因村施策,壮大集体经济。区委、区政府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一把手”工程。一是完善机制。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稳定增收两大重点,紧盯村级集体经济“空壳、薄弱”瓶颈短板,立足资源禀赋和村情特色,采取“抓重点、攻难点、树样板、传经验”的措施,建立区、镇(街办)、村三级联动机制。二是创新发展。制定一村一策增收计划和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类指导,形成了“资产经营型、物业租赁型、旅游开发型、入股合作型、项目带动型、产业带动型、区域辐射型、互联网+型、土地流转型、城郊综合型”集体经济发展“十种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有后劲、群众增收有保障、村级经济有活力的创新发展之路。三是成效明显。经过大胆探索,全力推进,2021年全区157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部实现清零过万元,2022年全区157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部实现超5万元以上目标。其中:收益5-10万元的“一般村”达到109个,占69.4%;10—50万元的“较强村”达到35个,占22.3%;50—100万元的村达到7个,占4.5%;10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达到6个,占3.8%。

抓支持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区委、区政府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考核权重,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政策引导。允许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报承担各级财政扶持项目。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村一品、农田水利建设、乡村旅游、村级光伏等产业项目的,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经济发展,增加集体收益。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维护,政府通过绩效考核给予管护经费补助。二是保障用地。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精准对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在区、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三金融支持。严格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精神,落实土地与房屋权属变更登记、产权转移书据等相关税收减免政策。扩大信贷规模,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纳入评级授信范围,设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信贷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项目在信贷支持上计划优先、利率优惠。四是加强人才支持。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建设。提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任村集体组织负责人。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企业家、新型职业农民等人员参选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领导职务或在关键岗位任职,参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一支强大的集体经济发展人才队伍,提升乡村发展、治理和服务的潜力和能力。

健全运行机制,促进规范发展。全区15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制度,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平台规范运行。加快区、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镇级管理,有条件的村聘请第三方代理。村集体监事会全程监督村集体经济投入、收益、分配事项,各镇街每年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财务检查审计1次。强化对全区各镇(街)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加强土地流转调研,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完善土地流转台账,截止目前,全区土地流转面积5.8万亩。健全完善我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及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宣传工作,为有效化解承包经营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基础保障,2022年接待并妥善处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信访案例11例,未发生重大群体上访事件。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全力统筹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水平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区委、区政府通盘考虑,系统谋划,融合推进,建立了区、镇(街办)、村三级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牵头协调职能作用,形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专题研究、全力推进,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推进,分管领导一线指导、跟进落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基层,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供稿:宝鸡市陈仓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