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用力建强基层组织,提升队伍素质,引进优良产业,发挥先锋作用,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强堡垒,夯实“压舱石”。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坚持一手抓示范打造,一手抓后进提升,建强乡村振兴桥头堡。在全市开展“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持续推动村级标准化建设。新建、改建村级阵地61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个,创建咸阳市级过硬镇3个、省咸标准化示范村39个,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星火槐里”先锋阵地群。举办“村官大叫板”擂台赛、召开乡村振兴观摩点评会,在村干部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持续巩固全市农村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
优产业,栽下“摇钱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大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全市开展集体经济“脱壳消薄”工程,对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由市级领导牵头、逐村研究落实发展措施,下拨13个镇办20个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1000万元,为全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兴平市181个行政村已全面消除空壳村。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等为主体,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175期,累计参训11026人,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32个,成为推动乡村持续长效发展的新引擎。
树新风,打造“新家园”。兴平市创新推行“党建引领+五治协同”乡村治理新模式,持续打响基层治理“攻坚战”。全市各行政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一约四会”的作用,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和“三务”公开工作机制,污水乱排、高价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广泛开展“平安家庭”“道德模范”“最美兴平人”等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化风成俗、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发生根本性变化。
供稿:兴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