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汉台区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党的力量挺在第一线、扎根最前沿,以“党建强”促“发展强”,助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互动。
小阵地的大服务
“我们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儿女都在外地打工,正为交纳医保发愁呢,村干部就上门来帮我们办理,服务越来越周到!”汉王镇光华村七组村民郑玉平高兴地说。2021年,村“两委”换届全部实现“一肩挑”,班子成员年龄、学历、结构“一降一升一优化”,累计招引外出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乡贤等1105人返乡创业,53名外出务工人员、206名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他们带着对村民的承诺,用一颗真心抓党建、谋发展,用一颗公心排查矛盾、化解纠纷,用一颗诚心解民忧、纾民困,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切实担负起了党组织赋予的责任。
去年对147名村党组织书记和涉农镇(街道)相关领导落实全员培训,先后两次对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全员培训。规范建立487人的村级后备力量库,持续开展村级后备力量镇级上挂锻炼,在6个镇(街道)分批次进行试岗挂职锻炼700余人次。健全村级党组织书记“打擂比武”定期工作交流会制度,着力锻造本领过硬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通过村务公开、入户宣传等,方便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监督。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把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切实打通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全区打造便民服务平台,依托村级阵地设立调解室,受理群众诉求,调节家庭纠纷、邻里矛盾。按照“群众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服务”的原则,设置“菜单式”“一站式”服务事项15个,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
驻村干部的为民情怀
汉台区向57个脱贫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64名,建立常态化驻村帮扶机制。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联合下达2022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补助资金267.3万元,为全区50个脱贫村和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驻村干部解决生活补助等后顾之忧,确保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我们引进6万袋立体种植白玉木耳和黑木耳,仅此一项村集体可以增收12万元以上。”鑫源街道办千户村第一书记余勇说。38岁的余勇来自区行政审批局,他同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围绕党建引领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
曹党村有10个村民小组502户1387人,党员50人。建立“村两委+党员+小组长”的村民议事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矛盾及产业发展问题,探索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陕西果业集团猕猴桃和西北农林大学油牡丹项目先后落户,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来驻村就要为群众办实事!”57岁的区人大干部陈少新说道。柑橘种植是王庄村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去年王庄村1500亩柑橘挂果10余万斤。受疫情影响,外地果商进不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主动出击,积极联系果商客户设点收购,让橘农在家门口就能卖上好价钱,深受群众好评。
党建“领跑”村集体经济发展
汉台区按照“消除‘薄弱村’、提升‘一般村’、壮大‘富裕村’”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粮油、设施蔬菜、优质果品、健康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等“3+X”高效产业体系,做强优质果品、设施蔬菜、稻渔连作三大优势产业,持续提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全区147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有140个。
汉王镇坚持“1+14+N”产业发展模式,依托产联体加强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与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及小农户签订农业种植订单,收购零散农户的农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户销售难问题,实现了“小群体”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近三年建成“果园种植示范基地”1000余亩,各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5至30万元。
李素芹是汉王镇白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努力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以自己种植的80余亩优质稻米为基础,带领村民发展代插代育优质水稻600余亩,流转闲置土地种植优质稻米150亩,承包租赁发展水田虾稻20余亩,杂果园30余亩,被评为“市巾帼种粮能手”。
区制定《坚持和加强农村基础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与干部奖励挂钩暂行办法》,确定能经营、能盈利、能带动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22个,集体资产管理示范村24个,通过产业带动、村企合作等多种发展模式,健全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全区114个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联农带农机制,将3500余户已脱贫户嵌入产业链条,实现了中长线产业全覆盖。
供稿:汉中市汉台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