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荔县始终把党建引领挺在第一线、扎根最前沿,将抓好党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径,锻造党建品牌,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引领能力。探索实施“十镇百村双强+”行动,创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样板村,构建出以村党组织为“圆心”“党建+五个振兴”样板村为“半径”、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周长”的功能圈,形成“县有品牌、镇有典型、村有特色”三级链式梯次,以点串线、以线成带、以带促面,引领带动全县乡村齐发展共达标,走出一条“党建强、发展强、产业旺、乡村美、治理好”的乡村振兴新道路。
强化党建硬支撑,绘好“任务图”。一是实地调研定方向。为持续深化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助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动互促,在星级村党组织创建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片区抽样的方式,重点对各镇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总结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重点难点,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二是科学谋划明路径。制定《大荔县“十镇百村双强+”行动实施方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聚焦组织建设、聚力产业发展、聚效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整体功能和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十镇百村双强+”行动,以沿国省道镇(街道)村为重点,每个镇(街道)分类创建1-2个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样板村,示范带动全县272个村过硬达标,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实现党建强、发展强。三是建强机制促落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细化党建引领五个振兴样板村的17条具体标准,通过县、镇(街道)、村三级联动,坚持党建引领、党委主导、部门联动、镇村主体的工作机制,实行“月考核、季观摩、年总评”,确保月月有进展、季季见实效、全年大突破。在做优做强样板村的基础上,不断辐射带动周边村的发展,有力促进全域建强全域提升,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注入振兴新元素,绘好“融合图”。一是精益求精抓样板。各镇(街道)聚焦样板村标准,按照“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特色优势,确定创建类型,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重点打造提升。通过调研座谈、实地走访、分类对比等方式进行点对点、全过程、全覆盖指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元素,不断优化扩容延伸,首批集中打造出32个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乡村振兴样板村。二是观摩评比看成效。按照“创建一个、带动一片、推动整体”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两轮全县“十镇百村双强+”行动季度观摩活动,对东城街道畅家村、韦林镇韦留村、官池镇石槽村等不同类型样板村进行现场观摩,看亮点、观成效、促交流,横向看、纵向比、全方位、多维度深入了解样板村创建情况,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综合评比”的方式,切实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乡村全面振兴。三是奖优罚劣促提升。按照观摩成效评估结果,对创建进展快、工作成效好、综合评定靠前的村给予奖补,对工作迟缓、效果不佳的镇(街道)村,对党(工)委书记进行约谈,并在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予以扣分。对工作推进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和挖掘,并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栏、微信平台等载体,积极广泛宣传,激发党员和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
聚焦创建求实效,绘好“实景图”。一是产业实现从“破壁”到“破圈”。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带头、党员靠前”,拓展“党组织+”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扶持壮大冬枣、高石脆瓜、红萝卜、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延伸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种苗繁育等配套产业,精心打造质量优、特色显、叫得响的乡村特色产业带。二是人才实现从“提量”到“提质”。坚持“留引并举、量质并增”,加强人才培养、人才下沉、人才回归,“储优、育强、用活”272名村党组织书记、106名第一书记、220名“113”人才、647名村级后备力量,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实现文化从“走新”到“走心”。结合主题党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出乡村文明新气象。四是生态实现从“增效”到“增值”。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垃圾乱倒乱放、污水横流、厕所脏臭等农村环境痼疾顽症得到有效解决,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品质。五是组织实现从“聚力”到“聚魂”。以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提升村级党组织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实行“支委包片、党员联户”,1144名农村党支部委员包片、7554名农村党员联户,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为民服务中充分彰显。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