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宝鸡市陈仓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五大振兴”,巧用党建引领“五彩笔”,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为绘就乡村振兴“锦绣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锻造组织引擎,筑强乡村振兴“红色”堡垒。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规范建设157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成18个乡镇村党代表工作室,以“三四五”规范化运行模式架起党群“连心桥”。创新开展“六好四美”红旗村创建活动,细化创建内容和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农村基层党组织擎旗夺标。以“5590”攻坚行动为抓手,建立党员教育基地5个,创新党员教育“五色”管理,通过季度党员大会、支委会测评、结果公示和结对帮带、教育培训、为民服务、跟踪检验、政治体检,激励全区党员强党性、转作风、优服务、树形象。
汇聚人才合力,激发乡村振兴“橙色”活力。为了让“千里马”竞相奔腾乡村振兴主战场,全面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倾力打造人才“活力橙”品牌,引进7名高学历选调生、20余名高层次人才和60余名农村紧缺型人才,将80%放在镇村一线。发挥干部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服务团作用,举办“百名专家人才下基层”活动,现场培训30余场次,引进推广新技术13个,解决技术难题18个。制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办法》《关于激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对优秀等次人才津贴提高到120%,落实参观考察、休养疗养、子女入学等优待政策,激励退役军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夯实产业基础,串起乡村振兴“金色”路子。紧扣“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三条链”,构建城郊设施蔬菜、东塬畜禽养殖、西山生态种养殖等优势产业集群,在产业带上成立产业党支部13个,引导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585家。坚持“党建+产业园区”“党建+龙头企业”“党建+合作社”等形式,抓实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壮大、提升、巩固”行动,建成集体经济项目73个,实现村集体经济从“破零”起步到“消薄”壮大的快速转变。唱响做亮“第一书记联盟”品牌,建立“支部+联盟+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五+”模式,促进西山花椒、苹果、核桃、蜂蜜、柴胡等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金色产业”催生“美丽经济”。
铸牢文化之魂,厚植乡村振兴“蓝色”底蕴。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文旅融合+文明乡风”文化振兴新路子,健全完善镇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组建以派出所民警、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为成员的“平安蓝”群防群治队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建成村史馆、社火博物馆、非遗传习所等文化场所25个,提升陈仓文旅融合品牌的“知名度。建成171个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推进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美丽庭院以及“陈仓道德模范”“陈仓好人”等评选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构筑生态屏障,打造乡村振兴“绿色”样板。牢固树立“两山”理论,探索建立“党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让广大党员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争当绿色先锋。压实各级党组织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区镇村严格落实“林长制”“河长制”三级联动机制。接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5年行动计划,通过划分“责任田”、组建“先锋队”、设立“示范岗”等方式,镇村党员干部带头在清扫保洁、河渠清理、义务植树、垃圾分类中亮身份、走在前、做表率。扎实推进“花海花带”建设,搭配设置“景观小品”,每年打造不少于2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和20个示范村,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景韵交融”的示范样板,让一个个美丽村庄绽放芳华。
供稿:宝鸡市陈仓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