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全球化新趋势、准确研判世界格局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家安全新环境作出的战略选择,是我们党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遵循,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要求。然而,目前社会上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还存在一些误区,必须从理论、实践及战略等层面厘清各种误区。
走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强调安全、不重视发展的认识误区。产生这个误区的理由是,相比以前的中央文件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在发展的表述上增加了安全的要求,表明中央释放了更加强调安全的信号,安全被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弱化了发展,以后必须更加重视安全,不用重视发展。为何这是误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强调安全不注重发展,难以实现国家强盛。历史上看,那些强调安全但不注重发展的国家,不仅没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无法引领世界,实现强国之梦。古希腊城邦斯巴达坚持安全至上原则,把国家资源全部聚焦军事建设。虽然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打败雅典,成为古希腊的霸主,但很快被另一城邦底比斯打败。二战后,苏联与美国冷战,苏联为了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举国之力建设国防,片面发展军事武器,促使国家大量要素资源支持军事扩张。经济发展由于缺乏要素资源的保障而面临困境,经济社会矛盾突出,最终苏联解体。过分强调安全就会丧失发展的机会,过分强调安全往往以牺牲发展为代价,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世界各国实践的深刻经验启示。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安全问题的解决及安全能力的提升都有赖于发展,离开发展谈安全难以真正保证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是没有风险没有安全问题,而是通过发展来化解风险挑战。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推动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为军事国防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推动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等国家安全能力的提升。经济快速增长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缓解了社会压力及社会风险,为社会稳定提供重要支撑。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的主题主线,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夯实基础,才能确保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强调安全是为了更好促进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虽然要重视安全,但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发展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不少国家遭受重创,社会财富瞬间蒸发,老百姓生活受到重大影响,经济社会出现大幅衰退。鸦片战争中我国受到巨大影响,老百姓流离失所,经济持续低迷,缺乏安全的保障,经济无从发展。新冠疫情以来,叠加乌克兰危机爆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重创,世界各国受到巨大冲击。当前推动经济发展,必须保障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把国家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
走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意味着必须时刻关注发展又强调安全的认识误区。产生这个误区的理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说明发展和安全都很重要,在工作中,必须时刻强调发展,还要时刻强调安全,在任何情况下两者没有主次之分。为何这是误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但也会相互影响。机械地时刻强调发展又关注安全,可能会出现冲突或者低效率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平衡两者的关系,发展和安全之间的矛盾将无法调和。理论上,项目的发展会有风险也会带来积极的回报。从项目的回报看,必须持续投入以期待项目完成后带来的巨大收益;从项目的风险看,必须警惕项目失败所滋生的负面冲击。在此情况下,如果时刻强调发展又重视安全,那么有人会重视项目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而支持项目的发展,有人会以风险为由强调终止项目的实施,双方难以协调一致,发展难以持续推进,对此,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必须进行平衡。
统筹发展和安全重在各有侧重,而不是时刻讲发展又讲安全。一方面,安全强调的是底线,在发展触及安全底线的时候,必须把安全放在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断炒作台湾、涉港、涉疆、涉藏、人权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与此相关的发展问题属于大是大非问题,中国必须旗帜鲜明、寸步不让,坚决斗争,不屈服于外部施压,更不能为了发展而接受不合理的条件,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另一方面,在发展没有触及安全底线的情况下,必须把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面对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新形势,各领域风险挑战越来越多,但不能因为风险增加而放弃发展,而是要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更好推动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积极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要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深入研究不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演变趋势,提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新举措,拓展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新空间。
走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上必须依靠自立自强,而不是国际合作的认识误区。产生这个误区的理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解决被其他国家“卡脖子”问题及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这就要求我国构建全产业链,重点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等方式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自立自强就是要完全依靠自己,而不是与别人合作。为何这是误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闭关自守难以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闭关自守必将落后挨打,这是我国通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历史上我国经济总量曾长期处于世界首位,但与外部联系不紧密,错失工业革命的巨大机遇,不仅无法引领全球的发展,而且出现了与外部世界相互割裂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冷战对抗的世界格局使我国较长时间未能深化与全球的开放合作,国家发展和安全面临的挑战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释放比较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在发展中提升综合实力,促进国家安全能力的稳步提升。我国近现代以来的实践,生动体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强调,“面对经济全球化大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假装视而不见,或像堂吉诃德一样挥舞长矛加以抵制,都违背了历史规律。”近几十年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助推全球经济取得较快增长。扣除价格因素,2022年全球GDP比1970年增长两倍多,而全球在公元0—1000年经济仅仅增长15%左右。虽然全球经济发展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当代全球经济更快发展显然与世界深化开放合作息息相关。这些事实表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是要闭关自守下的自立自强,而是要求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自立自强。重点是推动全球开放创新合作,构建全球稳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化与世界各国合作,而不是采取霸权搞小圈子、新冷战。
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发展和安全,才能实现各国的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深化中国与世界合作,让世界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与此同时,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统筹世界发展和安全,才能统筹各国发展和安全。(作者:陈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