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方土地的风貌,也是一个时代的内涵。
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成功举办,电影《柳青》、电视剧《逐梦蓝天》、话剧《共产党宣言》等广受好评……过去一年,我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在审议中,我省代表委员纷纷就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艺事业、创作文艺精品建言献策。
为“西部影视”文化品牌装台
“近年来,我省影视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充分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水平、体现陕西特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但也存在影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省政协委员、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说。
西部影视,植根于中国西部的历史文化沃土,具有独特影像风格和人文情怀。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怎样为“西部影视”文化品牌装台,推动陕西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阿利建议,应制定省级影视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聚焦影视精品创作、影视事业发展、影视国际传播力、高校影视人才培养等,研究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合理引导影视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服务职能,搭建高端创意、策划、制作、营销、传播平台,不断壮大我省影视服务矩阵。
如何形成自身品牌、讲好陕西故事?“我们应该根植陕西本土文化,系统策划革命、历史、现实题材影视创作,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提升陕西影视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加强影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产学研融合新模式。打造‘丝绸之路’国际影视人才培育和特色智库基地,聚拢行业主体,吸引人才,创作出更多精品,擎起‘西部影视’这块金字招牌。”张阿利说。
让秦腔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秦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在中国戏曲中占据重要地位。《三滴血》《双锦衣》《柳河湾的新娘》……不管是传统剧目还是现代戏,秦声秦韵始终回荡在三秦儿女心头,为大家带来精神享受。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省人大代表、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惠敏莉以“艺”抗疫,录制了《万众一心迎春天》《为了长安》等歌曲,易俗社改编创作抗疫版秦腔唱段《花木兰》、漫画《小秦抗疫》、创意视频《大白下的我们》等70余部文艺作品,用秦声秦韵鼓舞人心、助力疫情防控。
“秦腔艺术要适应时代发展,为人民服务。《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对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规范,让我们很受鼓舞。”惠敏莉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中老年群体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她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配套设施以及服务,整合文化宣传、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让非遗真正融入群众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的“活化石”。陕西这片沃土,见证了剪纸、泥塑、农民画、皮影等非遗项目的诞生与流传。
“全社会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形成了追寻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一股热潮。”省人大代表、宁强县羌绣传承人王小琴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只有走进百姓生活,才能不被遗忘,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她建议,加大对非遗工坊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非遗工坊作用,引导文化工作者积极参与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以非遗工坊等为平台开展技能培训、设计研发产品等,创作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艺术精品,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非遗的传承和培训不仅仅是技艺。只有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生活结合起来,才可以讲出许多故事来,带动更多有生命活力的创新作品走向大众市场。”省人大代表、凤翔县西府巧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敬萍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文化企业和文化人才的扶持力度,支持非遗传承人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真正让非遗融入群众生活,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