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聚焦陕西两会 / 正文

“双减”政策如何更好落实?陕西政协委员们来支招

来源:陕西网 发布时间:2022-01-19 18:40 作者:南楠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双减”政策的落实情况、未来走向成为今年两会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1月18日,多位省政协委员就如何更好地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减负提质,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家校共育”落地生根

“在落实‘双减’过程中,存在‘教育问题教育人去解决’的‘一方独动’现象。”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越群最近一直关注着“双减”落地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王越群表示,相关配套改革和系统政策跟进到位,是推动“双减”政策走深走实的重点。

调研过程中王越群发现,在“5+2”(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提供课后服务)要求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及广大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专业水平与能力的提升难以保证。此外,虽然工作量加大,但基层教师待遇并没有提升,也是很多学校实际存在的矛盾。

同时,部分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有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存在变相增加学生作业负担、难度不减反增、变相考试排名等现象;多数县(市、区)在落实“家校共育”时制度与机制很不到位,优良教育生态尚未完全建立。

王越群表示,“双减”是撬动新时代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小切口”,是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教育发展战略问题。他认为,应通过多方协同形成落实合力,“要让更多人认识到‘双减’对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

王越群说,陕西省应该进一步加快推进经费投入保障、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编制增加、职称评审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配套改革,为全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家校共育’和落实‘双减’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其中,家长承担主体责任,学校发挥重要作用,但很多人对此的理解远远不够。”王越群说,今年他将重点关注“家校共育”理念的传播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实,希望通过努力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用更系统、专业的宣讲推动“家校共育”落地生根。

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已经半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持续推进。省政协委员雷耀堂认为,落实双减任务,根本之策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为此,雷耀堂建议,用好课堂主阵地,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优化作业设计,实现教学提质增效;发挥考试导向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小切口,实现大改革,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雷耀堂委员认为,学校以“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为手段,实现提质增效目标。作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负担、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精确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数量、难度。保证作业的设计、布置和评价做到符合课程标准、符合班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达到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

坚持学什么考什么,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考试要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进行,同时改革相关阶段招生办法。另外,创新评价工具手段,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发挥好考试指挥棒导向作用,考出文化、价值观,更考出综合素养。

促进教育回归本原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强化对学生作业的优化管理,构建文化、艺术、体育等全要素的学生社团框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省政协委员沙石在调研中发现,校内减负的任务依然艰巨。由于很多学校体、音、美等专业教师缺少,学生社团课外活动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部分教师往往只是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没能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劳动教育也缺少足够的实践基地。

此外,非学科类艺体培训班在办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计划不切实际,教师资质不符合要求,硬件设施不达标,过度宣传、违规招生等问题,甚至个别机构在备案的收费标准之外,设立其他名目收取学生费用。

还有,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较大,家长把高考、中考以及小学升学考试看的十分重要,因此就不停地在提高考试成绩上下功夫,甚至有时候不惜牺牲孩子的身体健康,强行给学生补课,以求提高成绩。而在“双减”政策颁布之后,家长的这种扭曲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增加了教育焦虑感。

沙石委员认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教育回归本原。为此建议:“双减”政策的落实,主要工作是在学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投入,在资金、人员等多个方面给予保障,让学校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中去。针对非学科类培训,要建立健全培训机构评估退出机制,要将办学宗旨、教学场所、设施设备、办学经费、教师队伍、教学计划等纳入考核,并对师资质量、教学内容、收费标准、学生体验等进行动态的综合考评,对出现服务水平低下、恶意在校招揽生源、不按规定提供服务、扰乱学校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等问题的培训机构,坚决取消培训资质。

此外,还要要重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落实“双减”政策,各相关的部门要积极协调,通力配合,不仅要会“单打”,更应该做到“混合双打”,构建全方位合作的工作机制,真正地把“双减”政策落实好。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