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教育入学、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等“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推进落地;
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运行;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60条航线连接国内外230多个城市;
2024年是中欧班列(西安)开行11周年,中欧班列(西安)全年开行超4900自然列,西安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30%,运输范围覆盖欧亚全境,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
改革激发动力,开放带来活力。过去一年,陕西抢抓战略性机遇、政策性机遇、历史性机遇,坚持扬优势、育新机、补短板、守底线,持之以恒推进全面改革全域开放全链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成绩有目共睹,成绩来之不易。我省代表委员坦言,大家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但都能深刻感受到身边的新变化新气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省两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更加坚定了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的信心决心。
改革破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一个步步深入、持续深化的过程,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4年9月25日,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省委党校开班,与会人员达成共识:新时代新要求,要以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难题解新题。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开发区改革……过去一年,我省代表委员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在各自岗位上以更大的魄力、更实的改革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革命老区延安不仅是红色旅游打卡地,如今也是投资热土。
“我市完成全省首个跨省域‘1+N’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024年共完成远程异地评标304个;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改革,审批时限由原来的50个工作日减至15个工作日。”省政协委员,延安市副市长、工商联副主席刘涛说,延安市坚持改革突破,围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产业,全面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刘涛表示,营商环境“硬基础”不断夯实,得益于“小切口”改革。延安市出台《延安市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从政务服务标准化、市场竞争公平化等方面,确定42个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项目,推动营商环境由点到面提升,探索出一批可推广可借鉴的改革创新举措。吴起县推行的综合许可一次办“一证准营”改革入选省发展改革委第三批典型经验清单。
聚焦企业在融资增信、人才引留、创新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延安市不断细化支持入库、关心在库、帮扶退库企业措施,用好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工作机制,2024年,召开周“解难”会议28次,涉及企业375户,破解难题70个。
开放聚势
1月5日,西安至香港直达高铁开行。代表委员们认为,陕港两地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直达高铁的开行有利于双方共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省政协委员、西安盈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苟俊杰去年提交了一份关于陕西与港澳台共谋创新发展共筑繁荣之基的提案。为推进陕西与港澳台地区加强合作,苟俊杰建议,破除陕西与港澳台地区教育机制障碍,创新合作模式;推动陕西与港澳台科技创新联动;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台人才聚陕;推动陕港澳台文化艺术交流合作。
随着中欧班列(西安)的持续发展,西安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往来愈发密切,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通过这一通道进入陕西市场。
1月10日,满载1300吨哈萨克斯坦成品面粉的中欧班列(西安),通过西安国际港站专用线驶入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加工园区。这标志着首趟中欧班列(西安)“门到门”年货专列顺利抵达西安。
目前,爱菊集团已在哈萨克斯坦建成20万吨粮食仓储基地,年产量86万吨的油脂、面粉、挂面、饲料加工生产线,以及年吞吐量100万吨的粮油物资集结中心。
“陕西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系列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了我们对外投资与发展的信心。”省人大代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说。
2024年,陕西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中国每出口5辆重卡就有1辆来自陕西。
SHACMAN是陕汽在国外注册的重卡品牌,目前销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保有量超36万辆。搭乘陕汽“出海”这艘大船,法士特、汉德车桥等陕西汽车配套企业“抱团出海”,与全球车企同台竞技。
在海外“圈粉”的不仅有陕西重卡、新能源汽车等工业产品,还有凉皮、肉夹馍、冰峰“三秦套餐”和农产品等。
从国企到民企,从城市到乡村,陕西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对外开放的市场更加广阔。
创新赋能
铜川市地处渭北旱塬核心地带。2024年7月,国家旱作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在铜川市耀州区步寿园杨家庄村建成。如何更好地发展旱作农业,是省人大代表、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亚建始终关注的问题。
“铜麦6号是铜川市自主培育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旱地小麦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倒伏以及抗病性强等优点,已在全国多个旱区大面积推广。”张亚建说。
目前,张亚建所在科研团队在旱作农业技术,特别是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旱作农业技术研究,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张亚建表示。
日常工作同样与土地有着密切关联的还有省政协委员、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宋立军。
宋立军从事的是油气及地热等新能源勘探开发工作。“前辈们采集、处理数据都是在荒无人烟之地,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如今,我们坐在办公室里,依托无人机、计算机工作站、云平台就可以进行多元地学信息采集、处理、挖掘、解释及融合应用。”他表示。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推进地学学科专业数智化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宋立军说,“我们依托创办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新建了地学三维可视化建模及应用实验室,还将对课程教学开展数智化改造,为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培育更多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