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
省人大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李学龙
省政协委员、西京学院校长 任芳
记者:“三项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学院)在科研创新上有哪些变化和成就?
李学龙:“三项改革”为我们学院开展临地安防领域的科研项目发挥了诸多积极作用。在“三项改革”的推动下,相关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大大提高,我们与企业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也能更早地参与项目研发,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反馈,使得科研成果更贴合市场需求。
学院在临地安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光电探测技术和设备,大幅提升了对低空目标、水下目标的探测能力。我们与众多企业合作,已经将这些技术成功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在人才培养方面,“三项改革”让我们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加灵活,学院也因此吸引和培养了一批临地安防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后续科研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任芳:“三项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借力“三项改革”,学校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土木水利等学科聚力攻坚,注重工程应用,先后参与张靖皋长江大桥、引汉济渭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可控中子源、液晶聚合物智能显示、减污降碳、水风光储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形成“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转化机制,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目前,西京学院已单列管理科技成果4000余个,转移转化科技成果460项;先后入选陕西省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理事单位、获批西安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获评“陕西高校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A等”。
记者:作为亲历者,您觉得“三项改革”为高校科研人员带来了哪些便利?
李学龙:“三项改革”让科研人员更专注于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积极与其他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团队组建方面,我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人才评价标准,能够根据项目需求,从不同科研机构挑选具有合适技能和经验的人才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在科研项目管理改革方面,项目申报和管理流程简化,让我们能快速启动项目、整合资源,更加容易、顺畅地开展跨机构合作。
记者:近年来,陕西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持续放大秦创原建设效能。请您讲讲学校是如何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的?
任芳:作为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主力军,高校如何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以“三项改革”为牵引,我校多措并举,快速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组建以校长为组长的科转小组,构建上下联动的高效转化机制;
二是对标对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先后出台、优化《西京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等相关17项文件,从制度、机制上进行改革,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创新创业;
三是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与当地政府共建西京学院科技园,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四是组建校企共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为企业创新和区域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深化“三项改革”,从加强校地合作等方面着手,更加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助力陕西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链接
2022年3月,在总结“揭榜”高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陕西出台“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召开全省试点经验交流会,全面部署试点推广工作。
2022年底,全省实现综合类、理工类高校“三项改革”试点全覆盖,省科学院主动参与改革。
2023年11月,“三项改革”扩大至省属科研院所,试点单位达93家。
2024年2月,新修订的《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施行,“三项改革”相关举措固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2024年9月,陕西发布《关于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新20条”),并推动“三项改革”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央驻陕科研单位,试点单位达201家。
“三项改革”让大量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成功从“书架”走向“货架”。近3年,全省高校签订技术合同5.3万余项,成交金额306亿元,年增长率超30%;科研人员以作价入股等方式创办科技企业800余家,一批高校孵化企业成功上市。
在2023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陕西省8所高校上榜;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陕西省4所高校跻身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50强,数量均居全国第四。2024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2.2%,同比增长0.48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居全国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