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践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聚首两会,代表委员们信心坚定:新发展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2年,团结奋斗,成绩殊为不易。2023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绘就新蓝图。”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要增强历史主动、担当使命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团结奋斗。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作为“仿生与生物增材制造”陕西省创新团队负责人,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贺健康长期开展增材制造与生物制造技术研究,解决了传统医疗手段难以治疗的部分软组织修复难题。在他看来,科学技术创新将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贺健康认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陕西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应组建陕西省高端制造前沿战略领域专家智库、全省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联盟,建设若干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优秀示范区与试验田,通过示范引领汇聚成势,为陕西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跨越提供创新源泉。
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实际,纷纷感言:要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让陕西经济在“长个子”的同时,“体形”更好、“体魄”更强。
宝鸡市金台区不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有金河、龙源、福临堡3个工业园区,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规上工业89户,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聚焦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大力实施工业强区‘15435’计划,形成石油装备、轨道交通、叉车制造、精密机床、特色食品五大工业集群。今后要采取更多更实举措,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省人大代表、宝鸡市金台区区长王润军说。
补短板扬优势增强经济动力
当前,陕西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还存在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许多代表委员认为,补短板扬优势既是一种重要思想,也是一种工作方法。
近年来,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建立24个国家级、124个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以更高水平的开放赋能更高质量的发展。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就是其中的践行者、受益者。
省人大代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贾合义认为,“走出去”为企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今后应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议打造陕西省海外商品进出口集结中心(欧亚海外仓),出口省内优质农副食品、农机、农技等物资,畅通粮食国内国际双循环,增强国际市场供应链韧性,更好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历来是研究院科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省政协委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高级主管工程师张娟利深有感触。
“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生产效益转化,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张娟利说,延长石油积极进军新能源领域,在风能、光能利用以及储能技术方面投入大量研究成本,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迈出重要而坚实的一步,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更多绿色能源。
张娟利表示,将不断开拓创新,加强油气勘探开发瓶颈技术的攻关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企业“降本增效”,跟踪前沿技术储备一批自有、独有的技术,为集团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推动经济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既要用好市场无形之手,也要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以“市场有效”促进“政府有为”,实现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和政府导控力的协同增效。
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表示,在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方面,省科技厅推动各级各部门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构建“一总多区多平台”发展格局;强化重点产业技术供给,聚焦零碳系统、人工智能、氢能、现代种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一体化配置项目、平台、人才、基地等创新资源。
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方面,赵怀斌说,省科技厅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加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建筑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建筑业改革创新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目前,安康市劳务(建筑)产业园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建议省市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支持园区发展,加快园区建设,加强产业工人培养,孵化新型人才,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陕西普瑞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元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