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畅叙楼。本报记者 杨小玲摄
本报记者 杨小玲 见习记者 周恒宇 在距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约600米的西安市后宰门143号,有这样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它的前身是1912年创办的陕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距今已有109年的历史。该校曾经是反帝、反封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也是三秦大地上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5月14日,沐浴着初夏的阳光,记者走进了这所百年名校。 崇尚民主自由是这所女子学校的灵魂 一进校门,正对面的“畅叙楼”是百年老校的标志性建筑。左手边的墙壁上,纯铜浮雕上刻的是《西安市八十九中学记》,以赋的形式无声地讲述着学校的历史变迁与育人理念。 “大家熟悉的小说《白鹿原》里,有一位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女性白灵,其原型名叫张景文。在白色恐怖时期,她就是在这所学校里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学生开展爱国运动,并成为西安学生运动领袖的。”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李政平告诉记者。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华民国”成立,三秦大地上第一所女子学校——陕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女师)应运而生。自那时起,女师学子们挣脱妇女“三从四德”的束缚,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无畏生死,寻求真理,谱写了一首首英雄赞歌和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热血故事。 崇尚民主和自由是这所女子学校的灵魂。在近代中国的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中,女师的师生们都走在时代的前列。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女师学生投入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中,她们走上街头,与西安其他学校学生一同参加游行示威,高喊“抵制日货”“还我胶济铁路”“收回青岛”“反对二十一条”等口号。游行示威后,在西安学生代表会的基础上,由各校学生代表加入,成立了领导全省学生运动的陕西学生联合会,负责指导全省学生运动,并出版《白话报》,互通消息,交流经验,推动五四运动向前发展。 把最美的青春奉献在大革命的浪潮中 在畅叙楼的大会议室内,墙上一幅幅黑白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那段不平凡岁月里的人和事。 1921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女师的师生们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不少进步师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方鉴昭、王观政在党组织领导下成立西安妇女协进会,组织学生罢课撤换校长,共产党员呼延震东担任女师校长。 在1927年大革命的风暴中,女师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参加了国民联军驻陕总部举办的共产党员训练班学习。同年2月,中共陕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王启珍任书记,女师支部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爱国运动。 如今,学校内的一块黑色大理石“中共省立女师支部旧址纪念碑”,静静地记录了那一段尘封的岁月。 大革命期间,徐九龄、方鉴昭、王淑贞等一批坚贞不屈的女共产党员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们将鲜血洒在对敌斗争的战场上,把最美的青春奉献在大革命的浪潮中。这些党员中,有的人牺牲时才20岁出头。青春年华正当时,对党的信念坚定而执着。 1928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四处镇压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革命处于低潮时期。由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女师支部活动被迫停止。但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大地依然闪耀着星星之火,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奋不顾身为革命而斗争,女师支部的党员转入地下秘密工作。 为革命事业传播火种 “当时,这所百年学府经历了动乱的纷争,却仍源源不断地为革命事业传播着火种。”李政平颇为自豪地说。 1935年,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亡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女师学生纷纷响应北京学生号召,在陕西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女师500多名学生冲出西安东门,冒着刺骨的寒风,全面声援张学良、杨虎城。学生们整整奔波了一天,有的人脚冻僵了依然斗志昂扬。当时的语文老师吕赞襄等爱国教师,也和学生一起游行。师生们在爱国旗帜下亲密团结,并肩作战。 1937年3月,女师支部重新建立,刘杰任书记。 全面抗战开始后,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女师先后三次发动学生分赴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排演抗日话剧,演唱抗日歌曲,编排秦腔节目;推销义演票,用义演积累资金,进行募捐、义卖活动,并将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抗日组织;为伤员缝制棉衣、棉被,到医院慰问伤员……女师由此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 1937年10月,女师学生参加了在易俗社剧场召开的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聆听了邓颖超的讲话,并举行游行示威请愿。女师学生还邀请丁玲和战地服务团的同志们来校教唱抗日歌曲,教学舞蹈,轮流到华阴、临潼等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学生们自带车费、伙食费,不怕远离家乡,不辞劳苦,为组织动员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女师继续弘扬优秀传统,在历次重大政治运动中,政治立场坚定,巾帼不让须眉,用实际行动表达着爱国情怀。”李政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