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疫情的战疫中,省委军民融合办下沉党员干部有的义无反顾投身核酸筛查、流调排查,有的化身物资配送员、群众服务员,他们用脚步数完小区的每一级台阶,他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小区街道……此时,他们依然坚守阵地,站好最后一班岗,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曙光。
抗疫中的一米暖阳
2022年1月7日 梁焕玲
今天是我下沉社区开展抗疫工作的第十天。曲江新区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整体形势在向好的方向不断趋近。小区内的超市、药店也已陆续营业,丰富的物资供给,让业主们在家紧绷的心态得到了慰藉。
总结一下近半个月的工作,从全员核酸检测到对特殊人群的照顾,从发放蔬菜到挨家挨户上门服务,在开展“敲门行动”中对常住人口信息进行统计。其中,我负责的栋楼共有72户,在详细登记每一户人员信息,对特殊人群进行标注后又逐户录入信息并形成汇总表。
19:40,防疫工作群里通知要给特殊保障人员做核酸,需要3名志愿者协助,我第一个报名赶到小区门口。开始做核酸后发现,在路灯的光照下医护人员无法看清检测者的咽喉部,于是我便赶回家中取了手电,返回检测点后,站在医护人员身后举起手电照明。不知是谁拍下了这一幕发到了业主群里,有业主回复“这是抗疫中的一米暖阳”。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每一名志愿者,如尘埃般渺小,却散发着光亮,大家汇聚一堂,成为璀璨的星空。齐盼冬去春来,那时必定晴空万里,暖阳高照。
梁焕玲
责任在心 担当在行
2022年1月8日 李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暴发以来我加入了志愿者队伍,随后响应关于下沉干部通知要求,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我下沉的小区常住人口3000余人,疫情防控任务复杂艰巨。在“敲门行动”中详细登记每位住户信息,了解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针对特殊人群单独造册精准防控。在服务保障群众需求的同时为居家群众送菜送药,护送患者就医就诊。同时在小区各个群内亮明身份,及时宣传防疫政策和防控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
从下沉小区开展工作以来,手机全天候设置为铃声状态,以防漏接日常工作安排。凌晨两点多,微信一连串的铃声响彻房间,当我迷迷糊糊拿起手机以为是通知第二天核酸检测工作安排时,仔细一看下沉干部群里说:16号楼有老人突发心梗急需速效救心丸,看到消息后我立刻起身翻找家里药箱,找到药品刚出门,群里说已经有下沉干部拿着药赶到并呼叫了120救护车,由于处置及时,老人送至医院后脱离了危险,次日家属将感谢信送至小区防疫指挥部。
15号楼老人因身体不适急需去医院治疗,家中仅留有一名10岁儿童无人看管。下沉干部负责人通知我尽快与老人联系照看家里儿童,直至老人返家后,再返回防疫工作岗位继续值守。
疫情无情人有情,防疫工作虽然辛苦,有时天寒地冻冷得手指僵硬拿不住笔,有时呼出的哈气模糊了护目面罩,有时穿着行动不便的防护服使出全身力气提着大包的物资挨家挨户配送......但当听到群众的一句辛苦了、谢谢你时,当群众送来自己家的“小太阳”、暖水袋给我们取暖时,让我们十分感动!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大美西安又将回到她原有的样子!能为自己的城市作出贡献,内心充满自豪感。这段工作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李力
绿地防疫阻击战
2021年12月29日 敬玉涛
响应组织号召,我积极报名下沉社区,先是被安排在高新区丈八街道绿地世纪城社区服务,随后由社区转到陕煤小区参与疫情防控。
8:30,准时到达小区核酸检测点位,8组检测设备及遮阳设备已在寒风中等待多时,宝鸡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正在物业办穿防护服,贴暖宝宝,进行工作前的准备。
9:00,核酸检测正式开始,专班工作人员负责组织指挥,社区工作者和物业管理人员负责按楼栋通知人员下楼检测,我们突击队员负责组织扫码、准备测试管、提供个人核酸检测信息纸质码。
日上头顶,寒气稍散,反复涂抹消毒凝胶的手彻骨寒冷,呼出的水汽在面罩上凝结成讨厌的水珠雾滴模糊了双眼,只好不断变换视觉方向,以求看清电脑屏幕上的信息。
排队检测的队伍似乎看不到头,借助检测的机会,居民们不断地反映家里漏水了、没菜了、口服药不多了等等问题,唯有年少的小朋友似无忧愁借机打闹嬉戏,多少给沉闷的气氛带来些许冲击,很快便在家长的呼唤和工作人员的干涉下飞跑走了!
15:40,日影斜去,冬日的暖阳也开始疲惫了,我们还在拼命地赶着进度.......
18:20,天黑下来了,冷风嗖嗖,寒气逼人,问过转运人员,我们已完成了6000多人检测取样,还剩2000多人待检。
21:30,最后一位居民完成检测,我们核对相关信息,完成自己的检测检测,互相协助完成消杀,取得绿地防疫阻击战圆满成功!
病了,我的城市!但她多的是健壮的年轻人,旺盛的小伙伴,可爱的白衣天使,更有不拒艰险不怕困难的下沉干部和志愿者!会好的,很快会好起来的,我的城市!
敬玉涛
党员服务车奔波在大街小巷
2022年1月18日 曹永固
今天又一轮全员核酸检测,依旧和熟悉而敬业的天佑医院医护工作者合作,按照事先分组,上门采样和集中采样同时进行,逐户逐人核对,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经过一上午的战斗,顺利完成任务。
清理完医废垃圾,对采样区域完成消毒,一位大姐打来电话:孩子学校催促家长接学生回家,可自己不会开车,孩子爸爸在外地,只好打来电话求助!我迅速将手中工作做好交接,开着党员服务车出发了。
接回学生,碰见志愿者姜哥,告诉我那位有很多忌口的独居老人又快没吃的了,继续开着党员服务车去采购。
在刚转运完一批居民购买的物资后,两位阿姨一前一后找到我,一位要给老人送药,一位给孩子取奶粉,虽然地址比较远,但还好顺路,便开着党员服务车再次出发……
社区酒精和消毒液快用完了,今天,在单位积极协调下为社区送来了酒精和84消毒液,真是太及时了。
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好,解封的日子也不远了,坚持到底!
曹永固
涓滴汇澄碧 齐心战疫情
2022年1月22日 崔智伟
西安的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作为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一名青年党员,一直在思考,疫情当前自己能做点什么?为群众做点什么?在得知省委组织部号召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号令后,立即报名,冲向一线。
下沉以来,奔波在小区、超市、药店、医院之间,忙于核酸检测、物资运送、送医买药、“敲门行动”。在我包抓的这栋楼,住着独居老人、幼儿、重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群会面临更多困难,战胜疫情一户都不能出问题、一个人都不能少。其中两户独居老人情况尤为特殊。
第一户是68岁的女儿和87岁的母亲同住。女儿有重病史,母亲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其他家人因封控无法前来照顾。自小区封闭之始,老母亲就一直头晕,甚至无法站立和活动,情急之下,老人女儿联系到我。
掌握基本情况后,我立即落实小区防控、医院就医、车辆保障三方面政策措施,第一时间协调另一位志愿者共同将老人送往医院。疫情期间住院远比平时波折,在等待医院床位期间,我通过联系了解其他医院床位信息等方式争取尽快解决住院问题,同时尽力做好两位老人的情绪安抚。经过不懈努力,两天后老人终于顺利住院。在病情缓解回到家中后,老人亲笔写了感谢信。
第二户是75岁的航天劳模和老伴同住。面对为国防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大国工匠,我心底不仅是崇敬之情,更想通过自己的工作让他们在疫情期间能够生活无忧。
每两天入户拜访了解情况、掌握需求。期间,在得知老人的慢性病药即将用尽,我立即前去购药。受疫情影响,跑了多家药店才将所有药品购买齐全。
疫情防控已进入收尾阶段,近一个月时间,时刻被抗疫一线的战友和坚强坚韧的社区群众感动着、激励着,有收获、有认可、有真情,能投身这场疫情攻坚战中是一份难得的荣耀和幸运。
在抗疫精神感召下的防疫小我,虽是涓滴微小,终能与千千万万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小我汇聚成将疫情扫荡一空的磅礴力量。
崔智伟
逆行有我
2022年1月14日 桂媛
还记得1月9日迎来了新的使命——敲门行动,我承担了两栋楼的入户任务,共544户。“敲门行动”就是要逐户走访“孕、老、弱及患有慢性病”等特殊群体,详细了解他们的现实情况,如“独居老人购物、病弱老人生活保障、孕妇身体状况、孕检频次、预产期、用药、买药,是否需要就医等等,并建立重点人群台账。
在与父母电话聊天时说,没想到内向的我,用这样的方式敲响了500多户陌生人的家门。他们是被惦念的父母,是被爱着的儿子女儿,我敲响了一户户家门,帮他们把远方的关爱传递进来。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对年逾80的老人,夫妇生活在毛坯房内,询问情况后得知老人子女均不在身边,一位老人还患有骨刺,只能卧床无法行动。在记录了情况后第一时间报给社区、物业,同时在志愿者群里寻求大家的帮助。热心有担当的下沉干部们立刻响应,自发从自己的家中搜集一些生活取暖用品和食物送给老人,老奶奶眼含热泪,哽咽着讲:“我该怎么谢谢你们。”
那天,是“封城”的第16天,独自生活的我家中也没有什么物资了。可是,年轻的我总比他们更容易。
1月14日7点开始新一轮核酸,如果没有问题,曲江新区胜利在望。因此这次任务尤为重要,要落实到每一家每一户,确保没有漏检,为解封做好准备。
收尾时,我看着陆续拆除的帐篷就在想,住在这里快两年,我总是早出晚归,小区里面有几栋楼都搞不清楚,可是这场战“疫”,我用双脚走遍了小区,我负责的9户特殊家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就医等诉求都得到了相应的帮助。
有无数和我一样的人,都冲锋在抗疫一线,昨天还是小区里素不相识的人,今天已成为一线并肩作战的队友,我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2021到2022,不仅是年岁的增长,我更明白自己肩头的担子。原来我能做的有这么多,我觉得我还能做的更多。城市会变得更好,回到工作岗位的我也一定会变得更好。
桂媛
(文字整理 记者 袁晨 通讯员 方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