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长安区以疫情为令,以防控为责任,严格落实省市安排部署,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全区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带头奉献,齐心协力、勇挑重担,切实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坚决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严密防线。
疫情发生以来,长安区韦曲街道何家营村,省、市、区、街、村五级协同作战,在何家营村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王强民带领下,统一思想、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以赴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全心全意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推出暖心三大举措,帮助村民和滞留在何家营的群众度过“疫情寒冬”。
关爱困难群众,“暖冬礼包”送上门。何家营村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联系大批土豆、洋葱、芹菜、白菜等新鲜蔬菜,连夜发放到村民和租户手中。考虑到部分租户做饭不便,特意为租户额外提供一份“暖冬大礼包”,包含牛奶、方便面、八宝粥、沙琪玛等。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众,主动送上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对于高龄及出行不便的群众,网格长、网格员根据购物清单送药送菜上门,为群众提供极大便利。同时,挨家挨户为群众发放口罩、酒精等基本防疫物资,张贴“疫情防控工作联系明白卡”和“民情卡”,工作人员24小时在线,满足群众的生活和物资需求,为租户交话费、送食品……一件件小事,汇聚成城中村防疫的强大合力。
情系滞留学生,开放“爱心食堂”。网格员在入户调查中发现,滞留在村找工作和考研的大学生人数较多,部分大学生存在开不了灶、吃不上热饭的问题,何家营村临时党支部,立足村情,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成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大学生配合参与到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入户调查、物资发放等工作中,为其开放“爱心食堂”,提供一日三餐,让学生们能吃上热乎饭,解决了滞留大学生的吃饭难题,也充实了何家营村基层防疫力量。目前,何家营村已开放4个“爱心食堂”,臊子面、饺子、大烩菜等美食,为学生、无做饭条件的百余人解决了吃饭难题。
“何家营好房东”,家常便饭暖人心。“不就是多一双筷子嘛!住在咱家里就跟咱自己娃娃一样!”何家营三组党员何晓荣说道。何家营村有村民两千余人,外来人口七千余人,在村“两委”倡导下,为租户提供“一碗热饭、一碗热汤”的“何家营好房东”团队越来越大,何晓荣就是其中的一员,这位年近七旬老党员,在得知楼上一个90后小伙无法做饭的情况后,主动邀请小伙和她家人一起吃饭。小伙要付饭钱,何晓荣坚决不收,“你就跟我娃一样,都是家常便饭,因为疫情回不了家,在阿姨这儿,总有你的饭!”在何家营,有许许多多像何晓荣一样的热心房东,用最家常的一碗热饭、一口热汤,给租户以温暖,让外来打工人、学生感受到长安人的爱心。此外,何家营村两委会倡导村民(房东)为困难租住人员降租,村干部上门协调,减轻租户经济压力,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供稿:西安市长安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