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围绕防疫大局积极响应号召,全力贯彻落实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筑起疫情防控安全长城。
多点部署,切断疫情传播链。疫情发生后,在路口、街头、小区等布置360余个疫情防控驻点,8000余名干部职工、志愿者投入全县疫情防控“大网络”,全力打造满城尽是“志愿红”的良好防疫态势。组织部门从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紧急抽调100余名后备干部、预备党员、积极分子,重点聚焦于县内背街小巷、“三无小区”等防疫“弱点”,目前100余人已全部下沉到位。
三原县农村疫情防控点
“敲门”摸底,明晰人员总底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据大数据反馈人员底册,由全县各机关分包承担来县返乡重点人员行程“流调”,各机关单位对重点人员去电全覆盖,将基本情况认真核查与登记并及时上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敲门行动”,各机关单位党员干部、村(社区)干部、志愿者争分夺秒穿梭于大街小巷敲门入户,背街小巷及人员复杂区域实施多次“敲门”,确保在县人数不漏一人。
重点人群每两天一次核酸检测现场
三原县实施“敲门行动”
因人施策,保障防疫有温度。依据来县人员返回地区风险等级,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综合研判对因身体原因或客观条件不具备集中隔离条件的人员实行居家隔离政策,各镇(办)落实管理服务职责,实行“六包一”管理政策,由村(社区)统一解决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实行每两天一次上门核酸检测。医务人员跨出“最后一米”及时对“敲门行动”筛查出来的“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上门核酸检测,将保障民生基本的药店、菜店从业人员同民生保障人员、防疫人员一道纳入重点人群管理,实行每两天一次核酸检测,全县各项防疫手段因人施策,用各项人性化政策保证防疫距离与温度。
(中共三原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