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 正文

旬邑县马栏镇:沙场点兵 抗“疫”一线显担当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1-12 11:28 作者:陈方圆 姚聪慧

大事要事看见识,难事险事看担当。连日来,为有效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旬邑县马栏镇持续作战、挂帅出征,党员干部争分夺秒、尽锐出战,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主战场”,切实勇毅践行使命担当,持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举全镇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机关干部:下沉一线,身先士卒

机关干部全员下沉一线,组建了15支党员先锋队,由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队,持续攻坚,共战“疫”情,白天穿行于村头巷尾,对包抓村庄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补给力量,修复漏洞,织密织牢村落“防疫网”;夜晚驻扎防疫执勤点,检查往来人员、车辆,对高风险地区来镇人员及时劝返,切实将全镇各项防疫政策措施落细落实。白雪皑皑里是“红色马栏”的身影,寒风呼啸中是“红色马栏”的身影,昏暗灯光下是“红色马栏”的身影,他们24小时活跃在马栏防疫最关键的部位,活跃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各个角落,以不畏艰险、甘于奉献、任劳任怨、攻坚克难的实际担当,践行着“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坚定信念。

“两委”干部:从严管控,严防死守

他们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优势,坐镇村口,当好“门官”,对各类返乡人员按照防疫政策执行相关措施;对持通行电子码和通行证的人员、车辆严格落实扫码、验码、测温、查看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对外出采购生活必需品的群众进行严格核查监管,通过“情况熟悉、人员熟悉、信息熟悉”达到对流动人员的线上线下管控。走出家门,当好“判官”,通过逐户走访摸排,建立健全辖区内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在外人口、临时外出人口、第一轮核酸检测人口底数“五本账”,特别是对居家隔离和健康检测人员实行村干部“一对一、24小时”网格化监管,确保应管尽管,不漏一人。“长居蓝帐篷,过家门不入”已经成为村“两委”干部疫情期间的真实写照,“把村子守好,把乡党护好”是他们防疫的初衷。村“两委”干部用实际行动引导和带动村民群众增强必胜信心、合力防疫攻坚。

驻村干部:就地转化 全能作战

全镇所有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队,协助村“两委”班子夯实防控责任,制定防疫预案,科学人员分工,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沟通协调,以村为家,战斗在基层防疫第一线。充分发挥驻村引领作用,积极搭建派出单位和所驻村庄防疫沟通“桥梁”,借助本单位坚强后盾,为各村募捐物资,为防疫一线提供充足“弹药”和补给“粮草”。凭借高学历、硬笔杆的优势,帮助各村建好疫情防控各类台账,精细人员管控调配,起草张贴各类通知,做到“村中防疫一口清,干部去向了如掌”。时刻把困难群众记挂在心头,尤其是加强对“三类重点人群”的走访救助,保障他们生活、生产不受疫情影响,防止因“疫”返贫。驻村干部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对疫情发展的洞察力,为防疫工作站好“哨岗”,在马栏镇疫情防控的战场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丰碑。

宣传干部:以笔代戈 宣传造势

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维度,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充分利用村喇叭、村民群、朋友圈、抖音等宣传媒介,持续播放防疫音频、宣传防疫最新政策、防疫要领及重点人群管控措施,让村民在庭院内、热炕头对防疫知识入脑入心;组建防疫“第二战场”宣传团队,及时收集和挖掘防疫一线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坚持把身边人、身边事写进文章、拍入视频、搬上荧屏,形成“马栏抗疫一线党旗红”系列报道,营造了人人学先进、个个当典型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防控、守护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汇集起全民防疫、全员参与的凝聚力量。

(中共旬邑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