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灞桥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要求,积极主动履行组织保障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勇毅冲锋在前,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吹角,“疫”前速点兵
疫情防控的号角一吹响,灞桥区第一时间向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坚守倡议和攻坚号令,万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即投入疫情防控一线战斗,“马甲”作“战袍”、“白衣”为“铠甲”,携手守护70余万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887名村社干部迅速“平战转换”,实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强化卡点值守、环境消杀、人员摸排、防疫宣传等工作,拉紧一线防控网。7233名医务工作者、1691名公安干警积极投身前线,“特种战士”们或身着防护服、或穿着制式服装,无畏风雨,活跃在核酸检测、交通检查、人员转运等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2134名省、市、区三级机关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空降支援”,积极参与“敲门行动”,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真刀真枪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当群众“主心骨”“贴心人”,极大缓解了基层防疫压力。
连营,“疫”线堡垒红
党员冲在前,堡垒作后盾。为进一步凝心聚力战疫情,灞桥区坚持将党的组织挺在最前线、将“战疫堡垒”建在最前沿,积极成立临时党组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为482个点位配发党旗1000面,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战斗第一线高高飘扬。针对下沉干部、党员志愿者、外部支援等各方力量汇集基层的实际,以小区、行政村为单位组建临时党组织398个,3467名党员接受统一调度,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隔离管控组临时党委和13个隔离酒店临时党支部,来自街道、公安、卫健等各条战线的97名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书写战“疫”宣言,营造了“隔离不隔心、同心抗疫情”的良好氛围。以临时党组织为基础,在农村、社区进一步成立了398支“民呼我行”党员服务队,设立功能不同的特色小分队,聚焦群众所急所盼,针对性开展“四心”服务,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
挑灯,星夜战疫情
争分夺秒,抢抓时机。灞桥区坚持“快”字当头、“全”字托底,带领广大党员身子往前扑、时间往前赶、工作往细做,星夜兼程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出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更好成效。广大年轻党员自觉承担小区、村组疫情封控卡点“后半夜”值守任务,包抓部门党员干部化身29个“三无小区”的“看门老汉”。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街村社区干部、村居民代表、基层党员、志愿者、省市区下沉干部全员参与,连夜上门走访、电话(微信)访谈,全面掌握小区、村组、商铺、企业、厂房等各类场所的常住人口和租住人口信息,为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底数支撑。在多轮次全员核酸检测中,峰值设立采样点272个,采样台894个,采样员934名,转运车辆320辆,转运员380名,党员、医务工作者连轴奋战至深夜,只为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守望,携手克时艰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灞桥区通过发布保障通告、开通保供热线、搭建抗疫便民服务平台、组建志愿者队伍等多项举措,打通基本生活需求和就医保障“最后一百米”。全区设立供应点547个,组织34家线上企业和59家门店开通线上销售,采取“一个小区(村组)设立1个供应点”和“线上下单+商超配送”两种供应模式,成立412支生活物资服务工作队,专送到户。对全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一对一”提供上门服务,问需求、发放生活物资,加大抗疫资金和困难群众救助专项党费拨付力度,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建立区街村(社区)三级医疗救治平台,成立救治工作组,全天候值守,接受群众咨询,开展线上预诊,组建“灞路相伴——党员志愿服务车队”,党员主动担任小区、村组就医救助联络员,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行。
(供稿:西安市灞桥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