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铜川市221名驻村第一书记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就地转变为疫情防控员,带领村“两委”干部、工作队员和党员群众,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最快速度最大力度织密疫情防控网,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
坚守一线,勇当疫情防控“战斗员”。按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的《通知》、强化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带头沉在基层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扎实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第一书记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组建“党员突击队”338个,设立“党员先锋岗”398个,划分党员责任区709个,动员4079名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设立固定岗、流动哨,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查验“两码一证一报告”,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市委文明办派驻新区坡头街道上楼村第一书记赵雅玲制定了《上楼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组建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党员、志愿者5支疫情防控先锋队,全力保障1633户5823口村民健康。
进组入户,争当防疫政策“宣传员”。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通过横幅标语、“大喇叭”、宣传车、微信群、短视频等线上+线下形式,向村民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管控措施,号召大家落实戴口罩、打疫苗、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用公筷、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构筑抵御疫情传播的严密防线;教育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严控农村集市规模,非必要不外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电信铜川分公司派驻印台区陈炉镇双碑村第一书记程东辉、王益区委宣传部派驻王家河街道赵家塬村第一书记张文联,采取发放宣传单、发布倡议书、“天翼大喇叭”定时播放等形式,把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宣传到全村每家每户,营造了全民防疫的良好氛围。
统筹协调,勤当一线对接“联络员”。针对疫情防控物资短缺和农产品滞销等实际困难,第一书记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联系对接,为所驻村争取疫情防控物资。截至目前,第一书记共筹集口罩36325包、测温枪616个、消毒液791箱,帐篷428顶、防寒大衣813件,物资共计236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搭建企业和农户购销渠道,帮助群众解决疫情期间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强化返乡人员摸底排查,分类建立台账,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累计排查97483户,做到精准施策、严防死守。中宣部派驻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第一书记鲁骥,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为村上筹集了方便面、口罩、矿泉水、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耀州区园艺站派驻石柱镇铁龙村第一书记冯文涛协助村“两委”针对重点人员建立返乡人员一户一档,10户联防、网格包联、封控解除、监管责任书、在外人员摸排表等7大类清单台账,确保信息掌握全面,人员管控精准,措施落实到位。
红色代办,甘当群众“服务员”。主动解决居家隔离、居家监测对象生活困难,第一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分工负责,主动问需,采取“接单、采购、送货”模式,保证群众正常生活。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组织人员定期对村组道路、公共场所、排污沟渠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消杀,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截至目前,为群众帮办代办实事1496件。宜君县哭泉镇组建“红色代办”志愿服务队,各村第一书记变身“红色代办员”,帮助群众代办跑腿、代送物资,着力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供稿:铜川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