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新型冠状病毒,参与战斗的是每一个呼吸着的人。在“主战场”医院之外,乡村成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三原县大程镇荆中村,位于关中环线与西韩公路交汇处,地处三原、富平、阎良三县交界,跟四村相邻,村内道路“三纵三横”,四通八达,人流量大。
似乎一夜之间,这个热闹的小村庄一下就变得安静起来——以年初二为分水岭,之前是欢欢喜喜过大年;年初二开始,形势陡然严峻,城乡公交停运,进村的所有路口被连夜管制。尽管大部分家庭齐装满员,但全都大门紧闭。3对新人推迟了婚期——有一家甚至已经备好了酒席,一场白事简单操办——除了自家人,没惊动村里任何人。
虽然没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但疫情防控并无例外。作为防疫体系的“最后一米”,荆中村筑起一道道防线,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新型冠状病毒挡在村外。
村道上的“交通管制”
在村民口中的“封村”之前,荆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宏利已经从镇上和县里感受到了紧张的防疫状态。镇政府连轴转,没人过年休假。县城也是如此。
大年初二,按照镇里传达的要求,荆中村开始了“硬核”的封闭式管理。
先是在村口实行“交通管制”:村干部手持测温枪24小时把守入口,除应急救援车辆,外来车辆一律不能进村。
很快,村内其他4个主要路口也设了卡点。
最重要的东、西大门,分别由前两任老支书坐镇——“老马书记”和“二马书记”。
每天一大早,70岁的“老马书记”马烽煊骑上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伙计”,一辆老式“二八”自行车,后座上夹着一个小凳子,直奔跟太和村交界的“东大门”。当了41年村支书,“老马书记”人在路口一坐,不怒自威,一些试图“越界”的村民远远看见,便自觉折返。
“我们的工作是确保本村人不出村,外村人不入村。”“二马书记”马积水,在跟小王村一路之隔的“西大门”入口处设置了三道“防线”。
他带着4名党员,设立了卡点,这是第一道;旁边立上警示牌,是第二道。
第三道“防线”是巡村。
马积水家离“西大门”不远,加上27年村主任及3年村支书的经验,村民喜欢什么时间外出、哪些人习惯从西口过,他都了如指掌。
马积水知道,下午6点晚饭后,到晚上10点睡觉前,村民最喜欢三五成群外出“放风”。每到这个时间,马积水便骑上摩托车全村“巡逻”,挨个劝返外出闲逛的村民。
对此,王宏利形象地总结了3句话:减少回来的,控制入村的,看住村内的。
当然,最有效的“防线”还是村民自觉。王宏利清楚,作为防疫体系的“最后一公里”,荆中村面临的任务细碎、繁杂,需要每个人的耐心和自觉。
比如,对全村8个村民小组,534户2127人的“地毯式”排查。外地返乡人员是排查的重点,湖北、武汉疫区回来的人员是重中之重。每天上午9点前,王宏利要向镇上报送排查情况。
排查结果,外省返乡人员69人,湖北返乡人员9户14人,与湖北返乡人员有接触史人员38人。
村上不仅要掌握这些“重点保护对象”的联系方式、近期行动轨迹,并逐人建档,村干部和村医每天早晚上门测量体温,掌握健康状况,督促他们“居家隔离”14天。
还有一个问题迫在眉睫:封村了,这2000多名村民咋买菜?
王宏利和村“三委”合计了一下,决定就在村部附近的小商店设一个临时供菜点,既解决了大伙的买菜难题,还能“消化”一部分本村的大棚菜。
特殊时期,村上专门规范了售菜现场的秩序:买菜的人必须戴口罩,排队的人与人要相隔1.5米,还不许上手挑菜,由老板任娜带上一次性手套统一挑拣、装袋,保证少接触、少污染。
晚上11点,新疆回来的村民张陆家里没人,得安排人去县上接;有村民摔伤了,她赶紧联系县医院;村民的快递只能送到村口,她想办法给捎过去;值守干部的吃饭问题要考虑,春耕、春灌更不能耽误……
尽管“处理的都是琐事,不值一提”,王宏利依然感觉,要保护好一方村民,责任重大。
疫情之下,人的情绪被放大了。
王宏利除了调解村民之间的纠纷,更要兼顾隔离人员情绪疏导。
“要排查更要保护。”在王宏利看来,预防“对立气氛”形成和鼓励村民有情况及时报告同样重要。疫情像一场考试,考的不仅是临场应变,更是支部长期积累的凝聚力。
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
一顶里外包了三层塑料膜的帐篷、一个6平方米的铁皮活动房、一块警示牌,组成了荆中村防疫的前沿阵地。
帐篷是镇上发的。说是帐篷,其实只有四根钢管撑住一个顶,四面漏风。尽管如此,王宏利依然很感激。她知道,镇上物资也很紧缺,并不是所有的村都能第一批领到帐篷。
但白天还能凑合,夜里气温都在零下,值守干部裹着从家里抱来的厚被子,依然冷得直打颤。
王宏利看到不远处的温室大棚,有了办法:她从喜丰膜厂借来一些废膜,两层白膜、一层黑膜,让人把帐篷包得严严实实,隔风又保暖。
活动房是翌盛航空科技公司提供的。王宏利记得很清楚,“刚好挡住了正月初五那晚的大风。”
做空调生意的村民拉来了一台空凋,有人送来了自家的电暖气,还有人拿来了桌椅、电磁炉、锅碗……这个临时的值守点慢慢不那么“临时”了,越来越有“家”的模样。
帐篷里挂着的6件防护服,是全村最“高端”的防护装备。党员张勋托了做医疗器械生意的朋友,从年前开始联系,直到大年初六才拿到手。“村干部日夜值守保护我们,我们也有责任保护好他们。他们要是倒了,村子的大门也就倒了。”干污水处理工程的张勋,还从自家仓库拉来次氯酸钠,稀释后代替酒精消毒。
资源有限,只能分给最需要的人——经常入户和外出采购的干部,以及3名在村口值守的女干部。一次性的防护服,也变成了“永久牌”:穿完拿酒精擦一遍,再接着穿,作用更多体现在心理安慰上。
6件防护服中,张辉有一件。
张辉本是荆中村的村主任,后来王宏利“一肩挑”,张辉就成了副职。但村民依然亲切地叫他“张主任”,改不了口的,还有王宏利。
干的还是那摊活,张辉并不在意身份的变化,依旧和王宏利配合得很好。村口值守,王宏利负责早8点至晚8点的白班,他便主动承担了夜班。
年初二至今已有月余,张辉一直住在村部,中间只回家拿过一趟衣服,没进门,隔着门跟媳妇叮嘱了几句,前后不超过10分钟。这么做一来是为了赶时间,二来小娃还不到1岁,张辉担心自己接触的人多,万一有事,也别把病菌带回家。
每天12小时的夜班和对返乡人员的适时监控,张辉尚能应对。他更力不从心的,是捉襟见肘的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
村民大都没有提前囤口罩的意识,等反应过来,早已脱销。别说专业防护口罩,有人连棉口罩都拿不出来。
所幸,镇上紧急给各村拨了200多只口罩,稍缓了燃眉之急。虽然远不够全村的用量,但张辉清楚,“口罩难买,上级尽力了”。
为了给村上买防护用品,张辉发动了所有的朋友,跑药房、联系生产厂家、上网抢购。光口罩就前后买了三批——这只是到货的,更多情况是,等待对方发货期间,被告知没货,退回了订金。
口罩一到,张辉立马连夜分发下去,每户8只,贫困户多2只。
除了疫情耽误不起,张辉不敢怠慢的原因还有,买口罩的钱,都是党员群众捐的。
年轻党员马峰捐赠1万元和价值5000多元的蔬菜水果,马积水发动子女捐款1万元,身患重病的白彦孝硬是给王宏利手里塞了200元……每笔捐款及使用明细,张辉都记了详细账目,每天要发到村民群里“报账”。
在荆中村,从党员干部到基层群众,每个人都成为疫情防控的一道防线。村里成立了党员先锋队,27名党员和18名志愿者,9名贫困人口都在防控一线。
村里宣传车爆胎了,支部委员张五四和两名积极分子主动开上自家车,大喇叭循环播放防疫通知。张五四还干起了“代购”,为出行不便的孤老户和隔离在家的返乡村民买菜送菜。大疫面前,“宅”成为“贡献”的时候,他却每天在村上开车160公里以上,微信步数过万。
贫困户刘建荣从帮扶对象变身疫情防控“急先锋”。他负责全村垃圾清理,以及赵东组、赵西组90余户的入户消毒工作,身材瘦小的他背上50斤重的桶,挨家挨户消毒,一背就是4个多小时。
88岁的老党员翁志勤,每天上午八点到村口值守,风雨无阻。
守护好村民“钱袋子”
在这场全国与病毒对决的大战之中,一切被放慢,包括就近返工和回城返工的脚步。
有一笔账不能细算,尽管生活似乎变化不大,但很多农村人群的收入都因为这场疫情,被迫降到了最低点。
王娅明的丈夫干了十几年电焊,对他这样的熟练工来说,只要愿意,就有活接,月入过万元。相比往年,他在家多“闲”了一个月,但务工收入也泡了汤。
这些天来,除被疫情牵得焦头烂额外,王宏利还在思忖着另外一件大事——如何守护好村民的“钱袋子”。
荆中村是外出务工大村,每年有300多人要出去。响应全省积极复工复产的政策,村里开始摸底每户的外出务工需求。有固定企业去处,且企业方提倡复工的,村里组织这些人体检、开证明,并做好复工期间防护的科普。
村辖区的两家企业,翌盛航空科技公司、幸福制药厂已经复工,陆续回来的企业员工,王宏利都没拦着,但关注的很紧,严格执行隔离14天的规定。村上除了派专人负责每天的测温防控,王宏利每天还会到隔离点巡视一遍。
小麦该春灌了,误了时间,减产可不少。
往年的春灌,村里人都会成群结队,在地里早早侯着。因为天冷,村民们便三五成群,点燃地里的一些秸秆、树枝、草皮取暖。
但疫情防控不允许村民聚集。为了不耽误春灌,村上提前把全村需要灌溉的农户信息逐一列好,排好时间,跟村民打好招呼:今年春灌,一户结束了另一户才能去,管水员负责提前通知到每户头上。
王宏利发现,这次被疫情所迫而想出的春灌方式,不仅效率更高,且多年点火取暖的陋习也得以解决,消除了火灾隐患。
雨水节气一过,51岁的殷荆峰可忙坏了:他和媳妇一大清早进棚,栽菜、拉弓、覆膜,每天得忙到下午三四点才能吃上一口饭。
好在,他没有为十几亩菜地的肥料发愁。
半个月前,殷荆峰就跟村上的干部打了招呼:十几亩菜花和洋葱得赶季种上,因为疫情影响,自己不仅缺人还缺肥料。
村干部跑前跑后,协调到了1吨肥料。但雇人种菜,王宏利没有同意,一群人在棚里栽菜,防控风险太大。
殷荆峰也理解,况且这光景他也雇不来人。于是,往年雇人一天就干完的活,夫妻俩没日没夜干了十来天。
大棚蔬菜是荆中村的主导产业。往年,春节是蔬菜销售旺季。可今年,眼瞅着一棚棚蔬菜长势喜人,却没法变现,菜农只能干着急。
王宏利带着几名村干部四处找销路,终于联系上了几家大的经销商。大多数菜农年前存下的菜顺利出手,与往年相比,收入没受太大影响。殷荆峰的4000斤白菜和4000斤白萝卜卖了5000多元,虽说地里还有1亩多蒜苗没卖掉,但还有20天的转机。
村里还为春耕开了绿灯,每户每天允许一人下地,去大棚掀帘、放风、摘菜、种菜。尽管依然是“出门戴口罩,下地测体温”,但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土地开始热闹起来,村庄正在慢慢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