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王渠则镇庙界村党支部书记白胡亲虽已牺牲十余日,但是因为处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村民无法举行仪式送别他们信赖、爱戴的白书记。但他们的心里满是不舍与怀念,嘴上念叨的都是白胡亲的好。
2月20日,走过从村委会到下庙界小组的2.2公里砖砌路面,庙界村党支部副书记屈玉东百感交集。这条路,祖祖辈辈一直走的是土路,下雨的时候黄土变成黄泥,路上泥泞不堪;天晴后路上黄土飞扬,村民只要出一趟门就弄得一身脏。
2018年10月,在白胡亲的大力推动下,这条路上砌了2.2公里砖,完成了简易硬化。次年夏天,该村一下雨路就塌的叶家窑小组,也有了1公里多的砖砌路面。
虽然砖路只有一两公里,但是对于两个村组的村民来说,切切实实解决了出行难题。叶家窑小组村民刘初旺今年70多岁,家里平时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几十年来,从最初赶2个小时毛驴车,到后来步行或搭顺路的电动三轮车,刘初旺和老伴儿每次去镇上都很难。刘初旺说:“白书记把路硬化后,我和老伴儿就买了一辆电动车,什么时候想去镇上我们两个人说了算,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我们一走在通组路上,就会念起白书记的好。白书记是个办实事、负责任的好书记。”
屈玉东说:“村里的常住人口基本都在50岁以上。以前是黄土路的时候,路不平,村民拉玉米的三轮车经常翻车,村干部很担心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来在白书记的努力下,村里有了两条硬化路,村民不论是出行还是干农活都更方便、更安全了。”
对于已脱贫群众刘建强来说,白胡亲更像他的亲人。今年50多岁的贫困群众刘建强,妻子一直患病,他的腿因为车祸留下了病根无法继续靠骑三轮车打零工挣钱。白胡亲结合当地养殖产业发展条件和刘建强家的实际情况,为他家开出了养羊、种玉米和土豆的脱贫“处方”。2016年,刘建强享受到搬迁政策,从庙界村叶家窑小组搬到了靖边县枣刺梁移民区。现在,刘建强养着60多只羊,加上种植业,年收入可达5万余元,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庙界村还有20户像刘建强一样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白胡亲一家一家走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他们帮助。对于白胡亲的突然离世,刘建强只怪自己脱贫太晚:“我家脱贫没几年,刚想着过上好日子了得更加努力奋斗,回报白书记的付出,他却早早走了。”
村民眼里的白胡亲,深谋远虑,能修路、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喜欢今日事今日办,能自己解决的事从不麻烦别人,没有任何架子。平时,白胡亲穿着一身运动衣,脚上的运动鞋也总沾着黄土,大家亲切地叫他“土支书”。因为白胡亲身材圆润,村民都爱开他玩笑,喊他“胖子”,对此他从不恼怒,只是憨憨地跟着大家一起乐,黝黑的脸上笑出几道深深的褶皱。
也正是因为白胡亲的务实、接地气,村里有任何矛盾,只要他去调解,就没有解决不了的。2019年夏天,村民白锦信和白秀山叔侄二人因为一笔临时道路补偿款的分配争吵了一个多月,他们找到白胡亲评理。叔侄二人和白胡亲同出白家,但白胡亲认理不认人,劝他们各退一步,把这笔补偿款按照一家一半分配,别因为这一点小钱伤了亲情、伤了和气。白锦信和白秀山采纳了白胡亲的建议,并连连称赞他是个明事理、有正义感的好人。
在白胡亲最后的日子里,叔侄二人天天都去医院照顾。他们不愿让这个在家里、村里都很有威信的人这么早离开。白秀山遗憾地说:“这么好的人,怎么就匆匆离开了呢。我们太想念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