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夺取“双胜利”陕西在行动 / 正文

战新冠疫情 展人才风采 西安各类人才在行动(二)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2-17 11:27

编者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科技人才各尽所长,主动奋战一线、潜心科研攻关、开展战略研判、参与知识普及和爱心捐赠,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势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统筹科技专项资金

助力科研人才开辟防疫“第二战场”

为更好支撑和服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市调配部署科研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相关科技攻关工作中。日前,经定向征集组织,已正式启动首批4个项目(15个课题)的应急防治科技专项,安排科技资金229万元。同时,及时组建科研专家团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新技术新产品30余项,反馈市防控指挥部推荐相关机构选用。

人工智能+热成像人体测温,筑牢防控第一道防线。为了对流动人员进行快速有效的体温筛查,我市企业陕西天诚软件有限公司人才团队用科技助力疫情防控,近期开发出“热成像人体测温一体化方案”,结合热成像技术、人脸识别技术、5G网络等技术手段,可应用于远距离、大面积、大客流的人体高精度测温。公司技术人员介绍,“通过‘热成像人体测温一体化方案’,把热成像技术、人脸识别技术、5G网络等先进技术,用软件系统集成起来,让整个系统智能化,通过视频监控抓拍体温异常人员,重点排查,提高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追溯的工作效率,希望能为抗击疫情提供更多便利。”

与疫情赛跑,加快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科研攻关。近日,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检测与疾病诊断试剂取得进展。新冠病毒序列公布后,脉元生物公司研发人员联合陕西师范大学闫亚平教授迅速跟进,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检测与疾病诊断试剂,对比普通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特异性更加准确,可用肉眼直接观察结果,同时解决了试剂盒常温运输和储存问题,将检测的时间缩短为半个小时,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

专业团队分析研判疫情走向

陕师大唐三一团队与西交大肖燕妮团队,联合加拿大吴建宏教授团队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机理、密切跟踪隔离和封城等策略,建立了传播动力学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该研究截取近期报告疫情数据,采用动力学模型和统计计算方法,预测出疫情的达峰时间、峰值以及最终感染规模,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肖燕妮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建立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对疫情进行短期预测是具有一定的精准性,其结果也能为评估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科技人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知识科普。为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科学认知和防护意识,我市首届卫生领域“西安之星”获得者、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金发光领衔主编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读本》网络版。该《读本》科学规范、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力求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普及,扫清因各种谣言、不明真相而产生的恐慌和误解,进一步提升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与信心。

捐赠助力。面对疫情,全市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人才及科技企业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自发组织捐款捐物活动,积极筹集医疗救助物质、开足马力生产,为抗击疫情提供保障、增添力量。硬科技概念提出者米磊博士担任创始合伙人的中科创星公司关注到“防护服、护目镜增加了护理难度,患者面临扎针难”有关报道后迅速响应,与中科微影公司共同组织捐赠了价值565万元的47台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定向支援武汉等相关医院团队。该仪器全球首创可同时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在救助过程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救助效率。同时,西安博瑞康宁生物医学中心有限公司、佰美基因、远大碑林药业等众多科技有限公司也纷纷捐款捐物,助力战疫情。

 

    供稿:西安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高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