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西安市委关于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村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号令后,未央区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向全区各级党组织传达市委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组织各社区、村党组织及时梳理疫情防控岗位配备情况,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未央区社区(村)参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补充通知》,全力做好报到党员干部接收工作,并通过建立“七个一”工作机制,抓紧抓细承接落实,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一本管理台账。全区社区、村级党组织对报到的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姓名、单位及职务、联系方式、报到社区和村、参与工作等内容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更新内容、实行动态管理。社区、村结合疫情防控力量配置情,统筹市级机关党员干部力量,充实疫情防控薄弱一线,科学合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工作纪律,为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截止2月13日18点,共有443名市级机关党员干部在89个社区、村报到。
二是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在各个街道成立9个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村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加强对在一线报到市直机关党员的集中统一管理,搭建集中、高效、统一的党建引领疫情防控指挥工作体系。临时党支部书记由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根据市直机关党员报到分布情况,科学设置52个临时党小组,在临时党支部和社区、村党组织双重领导下,组建“党员突击队”,与社区党员志愿队相促相融、并肩作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冲锋一线,攻坚克难。
三是组建一个微信联络群。创新临时党支部的运行方式,通过建立一个微信联络群,探索建立“网上支部”“线上小组”等新载体,与市直机关在职报到党员干部保持密切联系,每日统计记录报到党员体温变化情况,普及防疫知识,科学引导党员干部做好自身防护,为党员干部搭建学习、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在联络群中,市直党员干部分享工作心得、交流工作经验、协调防疫物资、提供专业咨询,互联互通参与疫情防控,整合防控资源,凝聚战斗合力,让党旗始终飘扬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
四是设立一批党员先锋岗。按照全区“建立‘三支队伍’、深入‘五个一线’”工作要求,在抗击疫情一线岗位设立195个“党员先锋岗”,结合任务分工,组织报到党员加入“小蜜蜂”“蒲公英”等各类党员志愿者队伍,深入宣传教育、走访排查、环境消杀、卫生清洁、关爱帮扶等抗击疫情一线,佩戴党徽,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居家隔离服务、夜班值守、消杀排查等急难险重任务,带领广大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
五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注重在工作过程中客观评价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发现选树典型、挖掘先进事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宽宣传渠道,在“长乐未央”“未央党建”等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抗疫一线感人事迹、宣传疫情防控典型经验,弘扬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克时艰,逐步形成党员示范、旗帜引领的生动局面。
六是出具一份评价报告。建立党员干部实际表现日常评价机制,对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到岗履职情况进行随机检查,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汇总梳理并上报工作情况,充分征求报到党员所在社区、村党组织意见,对党员干部实际表现进行评价打分。同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对检查中发现党员干部存在“慵、懒、散、慢、虚”等作风问题,形成评价报告,反馈给市级相关部门,作为工作鉴定、考核奖惩和干部使用的依据。
七是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突出多方联动、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广泛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实施网格管理,形成多管齐下、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建”的党建引领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同时,及时总结提炼在职党员到社区、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以“小蜜蜂”“蒲公英”等党员志愿服务为代表的基层治理特色品牌。
(供稿:西安市未央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