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夺取“双胜利”陕西在行动 / 正文

安康:吹响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冲锋号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2-13 13:40 作者:安康市委组织部 陈伟 张海浪

城市社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防线。我市切实发挥街镇、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利用“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服务的优势,大力整合驻区各方力量参与疫情防控,严守城市社区这个前沿阵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级联动”构筑一体化防控责任体系

“所有领导干部立即取消休假,深入包联村(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初一一大早,汉滨区各级领导干部都接到了单位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即返岗开始工作。汉滨区作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疫情爆发伊始,就迅速明确了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四方责任”,要求各区委常委立即深入包联片区一线督导、靠前指挥,全体科级干部深入包联镇村、街道(社区)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主动对接社区党组织,提供必要的医疗物资、人员支持,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具体工作,构筑了一体化的严密防控责任体系。

“社区防控是能否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关键,必须要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汪建国介绍。汉滨区老城街道地处安康城区核心区域,面积仅3.5平方公里,总人口却有8万余人,下辖9个社区居委会。疫情爆发后,老城办党工委依托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立即召集驻区单位负责人及社区“两委”成员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议,明确了“联街道县级领导、驻区单位负责人、党工委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四级责任,同时,利用“智慧老城”平台及时发布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部署情况,积极号召全区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立即行动,齐心协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

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市就迅速启动城市党建“市、县区、街镇、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包片区、镇办主要领导包街道、镇办中层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社区网格”四级防控责任,把驻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统筹调动起来,实现防疫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同时,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医生、物业、在职党员、网格员、楼门院长、志愿者等基层力量积极参与,全面落实属地防控管要求,实现了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全覆盖、见实效。

 “大数据+网格化”实现管控无死角全覆盖

“新城、北街、南街、西街4个社区共169个小区划分为420个网格,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驻区单位负责人、社区“两委”负责人担任二级网格长,社区一般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医生、楼门院长、志愿者和优秀在职党员等担任三级网格长,每名三级网格长分片区和楼宇联系20至30户居民,力争实现疫情防控服务不遗漏、不留盲区”。汉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祝俊如是介绍。

据悉,汉阴县采取“党支部+网格先锋队”的方式,组织全县1333名机关干部、800余名志愿者组成“网格先锋队”,积极履行宣传员、排查员、督察员、代办员、整改员“五大员”工作职责,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排查和防控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

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服务优势,以社区为基本作战单位,以社区网格(小区)划分责任区,包组联户、责任到人。组织社区“两委”成员、监委会成员、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社区民警、物业公司人员、居民小组长、党员、居民代表、网格员和楼栋长等一线力量,采取“在社区设疫情排查站、小区设疫情排查点、主要道路设疫情排查卡”的方式,逐街道、逐小区、逐楼栋、逐户、逐人开展地毯式摸底统计,我市做到了人员筛查的全覆盖,信息无遗漏。

截止目前,全市共设置卫生检疫点121个,检查重点场所5255个,排查湖北及武汉返乡来安人员23442人,建立了全覆盖、全天候、网格化的疫情防护体系。

由于此次病毒人传人的特点,按照城市居民少聚集、不出门等防控要求,我市还采取“大数据+网格化”监测管理模式,利用通信大数据以及社区智慧平台对社区网格进行全方位快速筛查,石泉县利用大数据筛查分析筛选疑似湖北来石人员信息3133条,详细记录来石时间、身体健康状况等并建立动态台账,落实监管措施1056人。各街镇、社区利用“智慧一事通”等智能平台对武汉返安隔离人员进行动态监测,并实时监控辖区卫生状况,及时对辖区垃圾存放点进行消杀,还利用平台向群众发送各类防疫信息和宣传短信,让社区群众第一时间了解街道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减少网格员上门次数,切实保障一线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还通过社区网格化大数据及时上报疫情相关信息,帮助党委政府掌握工作主动权,作出科学的疫情判断和抗疫决策。

“吹哨报到”推动防控力量向一线下沉

近日,安康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大多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群消息:“全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医用N95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物资短缺,请大家积极主动将医用N95防护口罩捐献给一线医务人员,同时,积极主动深入到社区参与协助联防联控工作……”于是,安康城区各个街道、社区疫情排查点多了很多“红马甲”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或认真细致对过往车辆、出入人员进行核查登记,或为隔离居民买米买菜、送医送药、嘘寒问暖……

针对社区防疫工作任务繁重,人力、物力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我市先后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抗击疫情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强化市、县中心城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按照“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要求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省驻安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积极赴工作单位所在地社区或居住地开展“双报到”,驻区单位党组织按照“五城同创”包抓要求,主动对接社区党组织防控力量需求,分批分期选派人员到社区协助疫情防控工作,并采取“党员干部募捐一批、单位自筹一批、分批购买一批、现有资源贡献一批”等方式,积极帮助社区防控一线干部解决口罩、酒精、消毒用品和用水、用餐、取暖、保暖、办公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困难问题。

紫阳县政协机关向东城门社区捐赠口罩500只,汉滨区总工会为老城办西关社区赠送医用红外线测量器,医用酒精三桶120升,“84”消毒液20桶,安康市鑫达商贸有限公司为汉滨区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捐赠牛奶860箱………

各级街镇、社区“吹哨”,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在职党员纷纷响应、迅速报到,竭尽所能为一线医护人员及社区工作者协调解决口罩、消毒水、酒精等急需物资。截止目前,全市11个中心城区900余个党组织共13000余名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领岗,成立了各类抗疫志愿服务队160余支,真正做到了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党员五带头”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你好,超市开了吗,能否帮忙买些水果蔬菜?”,“可以的,请问是几座几号房,需要买些什么”在岚皋县陈家沟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一个专门为隔离居民建立的微信群近几天非常热闹,岚皋县纪委监委干部魏玉霜回复短信后,就立即跑前跑后为小区居民采买“代购”。

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各级党员干部纷纷戴党徽、亮身份,深入开展“党员五带头”活动,采取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突击队”等志愿服务队等方式,主动当起了群众的“贴心保姆”,对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人群,落实专人护送医院,为密切接触的居家隔离人员定期配送生活用品,一些志愿者还发挥特长,对特殊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居家隔离人员适应“慢生活”,安全渡过医学观察期…….疫情一线,总有党员身影,他们逆向而行、向阳而生、不辱使命。

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动下,辖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以及居民也自发为社区疫情防控做出积极贡献。宁陕县城北社区居民自发成立“抗疫突击队”“健康宣教组”“邻里互助守望哨”等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居民看好家、守好院,汉阴县各大商(协)会、民营企业积极为防疫一线捐款捐物,安康秦巴公司对下辖便民市场每日使用生石灰和“84”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杀,岚皋县陈家沟社区居民主动取消婚丧嫁娶宴会,及时向居委会上报武汉来岚车辆信息…….

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戮力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构筑了群防群控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安康市委组织部 供稿)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