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的人我都认识,让我给咱守党员先锋岗!”玉蝉街道曲抱村老党员张志成说。作为一名83岁高龄、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不顾家人和村干部的劝说,依旧每天自发坐在村口鲜红的党旗下。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鄠邑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牢记初心使命,用忠诚和担当坚守在画乡大地疫情防控的各个战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机关,党建引领构建疫情防控“桥头堡”
“昨天才听说武汉疫情严重了,今天我小区门口的检查点就已经开始检测体温、登记信息了,党员都还戴着党徽为大家服务,这就是鄠邑速度啊!住在这儿,我特别有安全感!”刚检测体温正常的刘大妈说着便提着菜上楼去了。疫情就是命令!鄠邑区第一时间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抽调卫生、交通、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一办九组”,全面宣传、发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区级领导带头,各部门、镇街及全区193个行政村村、18个社区全员发动,开展全覆盖、零遗漏登记排查,确保掌握疫情准确,科学有效应对。普遍建立街道(镇)—社区(村)—小区(网格)—楼栋(党员中心户)四级防疫网络,发动党员和基层干部进楼栋、进村组,将防控措施精准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居民,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在农村,“12345+N”书记智库夯实疫情防控“奠基石”
鄠邑区在主题教育中创新建立“‘12345+N’乡村振兴书记智库”,广泛调动了各方面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书记智库主动担当,全面参与农村三类人员排查、防疫检查点轮班值守、政策宣讲解读、生活和公共环境消杀、隔离人员后勤服务和心理疏导等各项工作,探索推行党员干部“精准摸排走在前、布控检查走在前、病毒消杀走在前、强化宣传走在前”的“四个走在前”工作法,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防控工作优势。涝店镇书记智库建言献策,用无人机开展“空中督导”,对村内外聚集聊天、未戴口罩人员实行360度无死角检查劝离;借助大数据云技术,建立“扫二维码”进出村信息登记机制,精准实时掌握进出人员健康信息。甘河镇试行出入证管理机制,为每家每户配发出入证,规定出行人员和出行时间,阻断疫情“传播链”。
在社区,“‘五心’党建+四张清单”织密便民“服务网”
社区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多,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较薄弱,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鄠邑区按照社区党建“知民心、顺民心、安民心、暖民心、聚民心”的工作思路,创新建立需求、资源、任务、荣誉等“四张清单”,以党建区域化、治理科学化、服务精准化助力疫情防控。辖区共建共驻单位七彩广告公司经理在看到人民路社区发布的“疫情防控需求清单”后,主动认领及时将购买的酒精、消毒液及方便面等价值6000元的物品送到社区;组建的316个党员先锋岗、118个党员先锋队及配合社区开展联防联控部门的党员,积极对接留守老人、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送去生活及防护用品,真正把党组织的关爱送至每名群众心里;区教科局在得知所联系的社区疫情防控力量不足时,局领导第一时间带领30名党员干部增援社区,每日在社区打卡上班,配合社区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辖区志愿者根据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编写了《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顺口溜,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疫情防控的重点简单明了告知群众。
在“两新”组织,“我是党员,有事找我!”吹响物资保障“冲锋号”
物资保障关乎疫情防控成败。疫情发生后,鄠邑区“两新”组织党组织持续深化“我是党员,有事找我”载体活动,通过同舟共济献爱心,形成强大防疫物资保障合力,确保物资供应不断档。截止2月6日,全区390余家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累计向区红十字协会捐款63.65万元,捐赠口罩50000片、消毒用品7000公斤,向镇街捐赠防疫物资和生活保障用品价值30余万元。西安沣京工业园党工委针对园区3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春节期间人员短缺、原材料供应不上问题,抽调园区中层干部、优秀党员和志愿者20余名在3家企业成立临时党支部,帮助解决企业困难,有效化解影响企业生产的突出问题40余个,7名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主动提交入党申请书,2名表现较为突出的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我是党员,有事找我’并不是一句空话,做好工作、守好岗位、担好责任,大家的期盼是对我最大的信任,也是我坚持的动力!”沣京工业园企业综合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曹宏说。西安济仁医院充分彰显社会组织责任担当,派出3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唱响了“大医至诚”的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