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夺取“双胜利”陕西在行动 / 正文

柞水:“四个一”凝聚战“疫”一线党员力量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0-02-10 12:11 作者: 郑斐 通讯员 韩甲文 吴彬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申请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应急处理突击队……”1月31日,柞水县曹坪镇派出所党学曦等5名民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用实际行动向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看齐。

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柞水县采取建立一批临时党组织、成立一批党员突击队、拨付一笔专用党费、寄送一封流动党员信等“四个一”措施,成立临时党支部27个、党员突击队375个,激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防疫一线党员战斗力量,打造牢不可破的“防疫共同体”。

一批临时党组织

构筑战斗堡垒

“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党员郑洲在接过党旗的那一刻,目光坚定、声音嘹亮。2月2日,柞水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桃园查控站临时党支部成立。桃园查控站地处柞水高速路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位置。监测人员由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局及乾佑街办4个部门组成,共有27名党员。

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柞水县先后成立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桃园高速路口查控站等27个临时党支部,切实担负起组织党员、动员群众,群策群力防控疫情的重大政治责任,统筹镇村干部、派出所、卫生院、交警队等战“疫”一线党员1432名,形成联合防控网络。匆匆忙忙的身影体现了每一名党员“用我必胜”的信念和决心。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党的力量,构筑起坚强的战斗堡垒。

“年夜饭一碗泡面,但我们吃得很踏实!”九间房卫生院医生李静除夕当天就驻扎在监测站,忙宣传、忙排查、忙设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无怨无悔。

一批党员突击队

冲锋在前线

“我宣誓,自愿加入党员突击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全身心投入防控疫情的各项工作。” 2月2日,柞水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胡大志亲手为县医院的7支党员突击队授旗。队员们接过战旗,当场庄严宣誓。

面对疫情,柞水县2156名党员纷纷写下请战书,组成375个党员突击队,以“首战有我”的责任担当,勇敢地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广大党员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的大考场,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按照“划区分片、党员入户”方式,设立党员先锋岗893个、党员责任区792个,采取逐户逐人排摸、轮班值守筛查、跟踪定点管控的方式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疫情防线。

“我能坚守,我不回去……”党员突击队队员党彬海连续工作10多天,期间不慎摔倒,造成左踝骨骨折。在固定、包扎后无法行走的情况下,他仍不肯回家休养,坚持手拄双杖坚守岗位,主动承担起所上的接警和接待群众工作,受到县公安局颁发的“柞水公安战时表扬令”嘉奖。

一笔专用党费

提供有力支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专用党费”。这个备注既醒目又温暖,面对疫情防控医用物资严重紧缺的形势,县委组织部向9个镇(办)和部分疫情防控一线单位,划拨党费25万元,占到全县县管党费的三分之一。

“购买消毒液20箱、一次性医用口罩200个……”杏坪镇的财务公开栏上公示了2月3日专项党费的使用明细。各基层党组织将专项党费用于组织慰问防控一线党员干部、驻村干部、医务工作人员,补充疫情防控有关药品、物资,奖励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医务人员,为防治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天气很冷,但心是暖的……”党员周煜翔拿着慰问物资说。自大年初二起他就驻扎在查控站,共排查劝返来往车辆1580辆次,检查旅客3322人次……见不到孩子,他就和妻子视频通话:“我爱你们,但最需要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因为我身后千千万万的群众更需要我。”这是他对妻儿的告白,也是一名90后党员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使命担当。

一封流动党员信

传递先锋精神

“请问您是哪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方挂断了电话,县红十字会的账户上收到了2000元的转账款,留下了一个光荣而又响亮的名字叫“党员”。

此前,县委组织部向全县流动党员寄出了一封信,由各党支部寄送至流动党员手中,鼓励驻外党组织凝聚流动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参与到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工作中去;动员流动党员带头提升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引导流动党员企业家,结合柞水县疫情防控需求开展募捐,加急生产紧缺防控医药产品和设备,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信件寄出后,引起流动党员的积极响应。“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断……”抖音平台上的一个小视频的点击量达到了23.4万次。流动党员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面广、灵活迅速”的优势,录播硬核宣传语,改编防疫歌曲,为全县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97名流动党员已累计募集资金2.2万元、口罩1200个、消毒用品1.5吨。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