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工园地 / 书画艺术 / 正文

中国画的审美观

来源:中国书画·官网 发布时间:2019-07-02 09:48


导读: 中国画,简称“国画”。反映中国美术传统(文化)特色的画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世界美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超越形似而重在传神,以钩皴点染、枯湿浓淡、疏密繁简、计白当黑等表现手法描绘图像景物,结构布局不拘于焦点透视,讲究色、墨、空与点、线、块的变化对比。与书法、篆刻乃至诗词艺术的紧密结合,也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

顾绍骅的艺术主张:“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画发展方向。“诗情画意”是根植在中国人“骨子”里面的文化情结。作为中国画家应该是具备有“书、画、诗、文”的基本功。只是因为中国画是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综艺体”。倘若没有“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只是没有“生命力”的躯壳。

中国画着重在“形而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的表现之一,追求精神上的东西;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体现了中国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天人合一”的观念。如果缺乏这些文化底蕴,中国画就沦为技法的奴隶了;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思想、有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有着灿烂辉煌的成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浮星泛月的长江大河,留下来无数旷世杰作,这些作品可以与西方任何时代的作品相媲美,象一座座高峰,巍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越来越为当今世界各国所瞩目,要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攀登上艺术的顶峰,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六法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直到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等,包括着学养、立意、意境、气韵、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魄,较之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已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赏,中国传统绘画的门类很多,形式风格多样,不但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而且有工笔、写意、重彩、金碧之别,还包括书法、篆刻、壁画和民间绘画,但是为了讲解简要,我们只能着重介绍以人物、山水、花鸟为主的中国卷轴画,其他门类不多涉及,这里仅就中国画的特点和艺术规律作一些概括性的叙述。

一、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艺术观

 

纵观申国画的发展,可以看到由于老庄的“天人合一”、“阴阳相克相生”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艺术家们很早便认识到艺术的创作,是一个艺术家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早在大约一千多年前,东晋的顾恺之便提出了“迁想妙得”的主张,到唐代就确立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原则,形成了“气韵生动”的审美标准和“以形写神”、“超以象外”、“缘物寄情”等艺术理论,中国画家们承认艺术创造来源于客观世界,又十分重视艺术家的主观作用,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画到唐宋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实精神和浪漫精神、写实方法和浪漫方法达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中国画家虽然很早就提出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原则,但他们也很早就看到了“形似”并不一定“神似”,为了更好地传神,形的表现可以灵活,谢赫在论卫协时便说:“虽不该备形妙;颇得半气”,并不妨碍它“凌跨群雄”成为“旷代绝笔”。以后,这方面的言论很多。如:“离象而求”,“得之象外”“物外求似”,“意在笔先”“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等等,即超越具体物象的摹拟、再现,强调主观的创造作用,强调作者主观情怀的流露,总之一句话,强调“写意”。作画是为了“写意”“写生”“写心”,状物乃是为了“寄情”,它既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风格,如写意画的出现并发展为中同画的主流:又是中国画的一种总的艺术观念,即使工笔重彩,也只是表现方法上的不同,在艺术观念上,也具有极强的写意性。所以,写意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所谓“写意”,不是简单地描绘含混不清的图象和意念,而是指画家对民族,对社会、对时代、对自然的深邃体察之总和。它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借助笔墨立意为象,因此,它不同于具象的摹拟和抽象的不似,而主要是通过形象,并超越形象之外,表现人的感情、意志和内在气质,重视人的精神的直接抒发。写意的中国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拙象的,又是具象的;既有再现客观物象的因素,又有表现主观情愫的因素;既是写意的,又不失精微的刻画。

中国画不特别看重形象的视觉真实,不执着于事物的自然属性,如比例、透视、结构、光影等,而是缘物寄情,借以表达人的意念,中国花鸟画常画梅兰竹菊,借以抒发作者的高尚情怀,画家表现兰竹之高洁、梅菊之抗严寒、傲霜雪,目的是借花喻人,故谓之“四君子”画。中国画家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兴、借等手法,去表现自然和人类感情的推移。这种结合如此贴切,真是“物我交融”,使人——社会——自然成为了不可分隔的整体、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出了花和鸟的自然形象本身。

写意观使中国画家很早就摆脱了时空观念的限制,去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中国画强调宏观把握世界,谓之“以大观小”,主张用历史的眼光、全局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中国画创作可以超越复杂的时空关系,对复杂的客观世界,作概括的自由描绘。以山水画而论,干岩万塑、层峦叠嶂、朝霞暮霭、云雨四时、千里江山、万里江河,这些自然景物在画家笔下均可自由组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画家可以把他的所见、所知、所想,综合成一种宏观意识,"天地造物,随其剪裁,阴阳大化,任其分合"。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既不是特定时空和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也不是胡乱拼凑的主观随意性的任意发挥,而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思交融后,构成的超越表象的时空一体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默契着客观自然的法则,其描绘的景色,真实到可游可居的地步,但它又是超脱于现实的极其完美的幻化世界。

由于不拘泥于“形似”、不“摹拟”自然,而着力于事物的内在神韵的把握和主观情怀的传达上,中国画获得很大的自由,成为融汇性很强的画种。

首先是诗词入画。中国画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山水诗的影响,很早就结束了“案城廓,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的幼稚阶段。后来中国诗词不断发展,理论上讲求“比兴”,提倡诗情画意,更给中国画带来极大的影响。尚含蓄、讲曲藏、以少胜多、以虚代实、计白当黑等等,使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更加强化,更能诱发观者丰富的想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中国画的意境创造提高到更加自觉的阶段。

其次是书法入画、金石入画。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同源,有深远的渊源关系,随着中国书法的高度发展,书法线条的抽象韵味融入中国画,使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超出形象之外,获得了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到明清金石入画,更加强化了笔墨的斑澜金石韵味,使以线力主的笔墨效果成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特点。

中国画吸收了姐妹艺术的精华,有文学的叙事性、哲理性,有诗词的抒情性,节律性,有书法金石的抽象韵味,有艺术手法的独特性和装饰性,成为具有很大容量的综合性艺术,中国画的写意理论使中国画不仅不会排斥对一切优秀的现代艺术因素的吸收,而且为中国画向现代化拓展提供了可靠基础。历史上,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时期,中国画就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域绘画的影响,对他民族艺术均有所吸收和融合,古称“变夷为夏”,今谓“洋为中用”。在近代,当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西画的写实技巧引入中国。这种写实技巧被中国现代画家普遍掌握,大大提高了中国画表现现实的能力,今日,当西方现代绘画技艺借助改革开放之风,进入中国画坛时,中国画家们仍象先辈那样大胆地研究它、审视它、吸收它、融合它,使之成为中国画进一步发展的营养。




二、以线为主的中国笔墨观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它自己特定的表现方法和特殊的物质材料,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是以线为主的笔墨,它的物质材料则是毛笔、水墨和宣纸,这种特殊的工具和材料,与特定的表现手段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如果说西画是体面和色彩的交响,那么中国画就是点线和水墨的协奏,以至“笔墨”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清代画家恽南田说:“有笔有墨渭之画。”有无笔墨,成为人们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人精巧地制造了各种不同的毛笔,画家们利用毛笔的灵活变化的笔法,或抑扬顿挫,或轻重缓急,或干湿浓淡地在宣纸上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千变万化的点和线,表现各种不同的对象,抒发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

线条在中国画中,比在西方绘画中发展得更加淋漓尽致。虽然西方有些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传统西画的线条,从属于表现的对象,离开了所要表现的形体、结构、明暗等具体内容,线条自身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手段,这同中国画以表意为特质分不开。中国写意画的出现,则把笔墨提到更高层次,即表现人的品格,以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唐代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必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这句话完整地阐明了中国画的创作特点,形似与骨气相连,形质同一,就是以形写神之意。两者本于立意,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此创造艺术意象,最后“归乎用笔”,通过笔墨技巧,表现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

由于中国画的写意观,中国画的线条与它所描绘的形体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依附关系,因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使画家可以单独地去追求线的品格问题。可以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等不同处理,去追求笔墨的节奏、韵律、动态、气势、性格、意趣之美。

中国书画的用笔,都讲一个“力”字,诸如:力透纸背,力能扛鼎,高山坠石,棉里包针,金铁烟云,平如锥画沙,圆如折钗骨,留如屋漏痕等等,都是要求用笔有力。所谓有力,首先肯定的是生命力的存在和发展,同时还是一种人格的、道德的、精神力量的表现。古人倡导的所谓“风骨”,就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含意。另外,有些看起来纤弱的东西,其中仍然有一种内在的力,仍然有一种柔和的,轻盈的,吸引人的美,这是一种克刚之柔中国画用笔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二是画整体的节奏和韵律。节奏是强弱有规律的重现,韵律是感情方向上起伏运动的轨迹。线条匀有力的基础上,有控制有规律地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徐等所产生的变化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组合、交错、顾盼、呼应等,形成了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基于力度、节奏、韵律、中国画还可产生一种动态和气势之美。“虎蹲凤阁,龙跃天门”“行笔放纵,如风雨骤至,雷电交作”,“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势”,“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这些名言都是苏东坡等前人形容用笔的动态和气势之美的。

总之,线条是通过力度、节奏、韵律、动态、气势等等美感来表现感情的,只要细心地观察和体会,就会逐步深入和广泛地找出他们的内在的和外部的联系来。古人创造了十八描,其实每人每时的思想感情不同,在线的运用上,就会有不同的韵味,又何止十八描。从用笔的韵味上来划分:有的庄重、典雅、崇高,这要求作画时注重骨力、气魄、神韵的表现;有的洒脱飘逸,这类线条给人以活泼、轻松的情趣;有的刚键挺拔,充分体现豪放、雄浑、阳刚之美;有的浑厚苍劲、要求线条沉着稳重,有丰富的内含;有的质朴天真,指无人工雕琢的痕迹,不做修饰的自然流露;有的古拙,指蕴含朴厚,有斑斓金石之美:有的遒劲流畅,线条随力的走势,自由流动、如烟云舒卷,龙蛇出没。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念的丰富变化,中国画的线条的品格和表现力,也会越来越丰富,大写意的线,更是变化多端,可谓抑扬顿挫、快慢虚实的线的舞蹈,与淋漓尽致的水墨运用结合起来,就更加婆姿多姿,强烈地牵动着观者的思绪。用墨的变化其实是由用笔的变化中来。当然,中国画在用墨技法上,还有浓、淡、干、湿、焦墨、枯墨、宿墨、积墨、破墨、泼墨等等,但这些墨法归根到底还是要“归乎用笔”,要通过用笔画出来,乃至写出来。用笔无法,则用墨不精。笔和墨在使用时是两相结合,相辅相成的,骨骼和血肉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墨由笔出,笔由墨现,一幅好的中国画笔法和墨气是混然天成的。所以,强烈的笔墨效果,是中国画的另一大特点,深厚的笔墨功夫,成为中国画家们终生探求的根本课题之一。
 


 


三、以“程式”为主的高度意匠

 

中国画的意境创造,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理想等一系列内功的结果。同时,还必须进行反复的、高度的艺术加工,要求作者苦心经营、呕心沥血、匠心独运,谓之高受意匠。古代有杰出成就的画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是很大的,态度是极严肃的,证如唐代大诗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语不惊人死不休”。

中国画的意境手段是很多的,主要的有:丰富的想象。想象在艺术创造中十分重要,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不仅感知当时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的形象,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没有直接感受到的形象,这种特殊的心理能力称为想象力。正是因为人具有这种想象的能力。人的有目的的劳动才成为可能,艺术创造的任务之一,就是制造诱发观者丰富联想的催化剂。

中国绘画艺术,由于不拘泥于对自然物象的摹拟、再现,而强调主观的意会,写意,因此,更加注重想象力的高度发挥。”云想衣裳花想容“,“荚蓉如面柳如眉”等,都是前人具有高度想象力的诗句。如前所述,中国艺术家巧妙地运用比、喻、兴、借等艺术手法,去表现自然、社会和人类感情关系的推移,使丰富的想象,成为中国画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的意匠手段。

异乎寻常的夸张。夸张是为了使形象的特点更加突出感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些都是艺术夸张的极好例子。在中国画创作中,为了充分表现作者的感受,山可以更高,水可以更阔,花可以更红,树可以更多。只有超常的夸张,才能突出,才能明确,才能使观者印象深刻,才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满足。

大胆的剪裁。为了突出主要形象,次要的东西必须大胆剪裁。中国画中的剪裁可以直到零,直到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国画十分重视空白,以空为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计白当黑,目的是给观者以再创造的余地。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在构图上的大胆剪裁,是极好的创造。马远的《寒江独钓》,画面上只画一条小船、几条波纹,近景和远景的万千气象,都在空白中留给观者去想象。另外,从形式处理上讲,一幅中国画中的线条、笔墨、色彩、形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在空白中得到协调的。

高度的概括、程式化。中国画历来重法度、讲程式,要求笔墨规范化,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与物象的本质特征相统一。

艺术不是生活本身,程式化是为了使艺术语言更加概括,又更加丰富。画家对形式美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对生活长期的提炼和积淀,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艺术程式。各种艺术程式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积累,程式的形成受民族、地区、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的制约,因而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中国的诗词、音乐、戏剧、绘画都有完整的程式,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同时也标志着它们的高度成熟。

相对西画而言,中国画对程式的运用远远超出西画,成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画中,画面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象的创造、色彩的配置,都有一定的程式。中国的诗词、音乐、戏剧也是一样,如诗词的起承转合、平仄声韵,戏剧中的“起霸”、“趟马”、“云手”、“水袖”等一招一式,都是利用程式化手法来加强艺术表现力。

诗书画印的结合,使中国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形成一种完美的程式。中国画的各种表现手法,人物画的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效法、花鸟画的各种勾法点法都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并不断发展着。正因为有了这些程式的创造,才加强了中国画的形式感和民族性。这些程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程式来概括并充分地表达内容,又以内容来丰富和发展程式,使内容与程式高度统一。

长期以来,对中国画程式的理解,不少人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它是脱离现实玩弄笔墨的表现,是落后的僵死的,没有看到程式是在高度艺术加工创造中诞生的,并且不断地发展着,丰富着。因为它是高度艺术加工的结果,所以才成为非常简洁的艺术语言。从某种意义来讲,正是由于中国画程式化的特点;它才成为相当普及的画种。初学者只要按照前人创造的程式规律去画,就会具有相当的画面效果。如齐白石的虾,只要掌握了用笔的顺序、水墨规律及造型特征,就基本上画得象。当然这是指学习过程。要真正画得好,并进而创造自己的程式,就不容易了。这需要按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深入体察生活,并且经过千锤百炼的高度艺术加工才能实现。历代有成就的大家,都是在深刻领会、理解程式化的基本精神之上,不断创造着新的程式,丰富着中国画的表现手段,强化着中国画的民族特点。

中国画作为东西方两大艺术体系之一极,长期以来对世界艺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画的目的,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方针,使中国民族绘画,更加光辉灿烂,为中国、为世界艺坛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