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工园地 / 科普天地 / 正文

奇哉痘可种 先天资后天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五)

来源:科普时报 发布时间:2023-07-18 11:45 作者:王渝生

图为《人痘接种术》纪念封。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供图)

图为《人痘接种术》纪念封。 (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供图)

图为中国和外国鼓励群众接种牛痘的宣传海报。(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为中国和外国鼓励群众接种牛痘的宣传海报。(图片由作者提供)

成人之美

马国馨院士篆刻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伴有脓疱疹的烈性感染病。由于天花病毒无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天花患者是唯一传染源,天花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潜伏期一般为7天至17天,平均约为12天。感染天花病毒后的初期症状有高烧、疲累、头疼及背痛等。感染病毒的2—3天后,患者脸部、手臂和腿部会出现典型的天花红疹。在发疹初期,皮肤上还有淡红色的块状伴随疹子出现。病灶在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接下来,将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剥落。

天花在世界范围内肆虐,造成极高的死亡率。中国的天花纪录首次见于《时后备急方》里,这部临床急救手册于公元4世纪由医学家葛洪著作。

关于人痘接种术发明的具体时间,在历史文献中有唐代、宋代、明代等几种说法,学术界还存在争议。但比较确定的是,该方法的运用不晚于16世纪。首创于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是将天花患者的痘痂制浆,接种于健康儿童,使之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病毒的方法。故清朝刘大观《种痘行》诗云“奇哉痘可种,先天资后天”。

历史上记载的人痘接种方法大致有4种,即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和水苗法,这些方法历经了中国古代医师的挑选和取舍。

痘衣法,是给被接种者穿上天花患者的内衣,该法比较原始,有危险性,后来较少被采用。

痘浆法,是用棉花浸染天花患者痘浆,塞进被接种者的鼻孔,因其危险性较大,且对患者有损,后来杜绝。

旱苗法,是把天花患者脱落的痘痂,研磨成粉末,通过细管吹入被接种者的鼻孔,粉末量不易控制,难于掌握。

水苗法,是将痘痂研细调水,沾染在棉花上,再塞入被接种者鼻孔,12小时后取出,此法相对安全可靠,使用最多。

人痘接种术发明之初,一直在民间秘传,直到清朝康熙年间,获得官方推广最终流行起来。说到清朝康熙皇帝,他的父亲顺治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1660年,年轻的顺治帝感染了天花病毒,在弥留之际,顺治帝向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询问了皇位继承者的一些问题,汤若望更倾向于第三位太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位继承者。因为玄烨得过天花,天花病毒对他不会再造成威胁,这对于一个亟需稳定的王朝来说,是相当有利的。这样的选择,最终成就了这位名垂青史的帝王。

1682年,康熙皇帝下令各地接种人痘。据康熙的《庭训格言》写道:“训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联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可见当时人痘接种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俞正燮《癸巳存稿》记载,“康熙时,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这是最早派留学生来向中国学习人痘接种技术的国家。人痘接种术后经俄国又传至土耳其和北欧。公元1717年,英国驻土耳其公使蒙塔古夫人在君士坦丁堡学到种痘法,3年后又为6岁的女儿在英国接种人痘。随后,欧洲各国和印度也试行人痘接种技术。18世纪初,突尼斯也推行此法。公元1744年,杭州人李仁山去日本九州长崎,把人痘接种术传授给折隆元,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医宗金鉴》传到日本,人痘接种术在日本广为流传。其后,此法又传到朝鲜。18世纪中叶,我国所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已传遍欧亚各国。公元1796年,英国人贞纳(E.Jenner)受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启示,试种牛痘成功,这才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术。

采用接种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由来已久,我国发明人痘接种技术,是对人工特异性免疫法一项重大贡献。

1980年5月,第23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被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的实验室还保存着样本。全世界至今再未出现天花病例。天花这种惟一被消灭的传染病,正是人类医学科学光辉成就的典范。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