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秦评:稳就业要用“薪”更用“心”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15 08:16 作者:牛乃喜

今年以来,陕西就业市场呈现可喜变化:大学毕业生求职更趋理性务实,“先就业后择业”渐成主流,缓就业现象明显减少;企业用人标准发生积极转变,多元化用人机制既拓宽了选才渠道,也为青年群体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更为可喜的是,一些高校在宿舍楼设立“就业工坊”,全省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660个。

面对“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困境,企业主动求变、大胆破局。这些企业不再设置严苛的学历“门槛”,而是以实际能力为选拔标准,同时通过优化工作环境提升人才吸引力。部分企业还将“朝九晚五”“法定双休”等内容标注在招聘信息中。这种以诚相待的用人策略,不仅体现了企业招贤纳士的诚意,还实现了“有活没人干”与“有人没活干”的双向破解,可谓是用“薪”更用“心”的生动实践。

实现稳就业目标,需要政校企多方协同发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高校应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服务,建立未就业毕业生“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机制,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对有技能提升需求的强化培训,对条件优越者重点推荐匹配,对困难群体实施专项帮扶,通过个性化服务为青年就业提供帮助。

当前,行业吸引力与就业意向错位、岗位需求与专业能力脱节等问题,仍是青年就业的主要障碍。破解这一困境,要创新人才供需对接机制,还要设立更多能发挥青年专长的优质岗位。要充分认识到,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也是开拓的急先锋;朝气蓬勃的青年不断加入各行各业,特别是涉及“国之大者”的岗位、行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全社会应更好地引导青年投身国家战略领域、重点行业和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光彩。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