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减负不是“挡箭牌”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6-19 08:18 作者:南楠

文件薄了、会议短了、报表少了……近期各地推行的基层减负举措,为基层工作带来了新气象。然而,二季度省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却发出警示:部分干部对减负政策存在认识偏差,将减负当作“挡箭牌”,滋生了“躺平”心态。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长期以来,大量重复繁琐的材料填报和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为基层减负,就是要打破这种低效的工作模式,让干部摆脱形式主义束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推动发展中。这如同为树木修枝剪叶,不是要削弱其生命力,而是为了让养分更好地输送到主干,促其茁壮成长。只有剪除形式主义的“枝蔓”,干部才能将精力集中于发展的“主干”。

然而,部分干部将减负曲解为对工作“打折”,遇到矛盾就回避,碰到困难就退缩,导致项目推进“空转”,群众诉求“挂起”。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以减负之名行“躺平”之实。必须清醒认识到,减负绝不意味着“减责任”或“降标准”。

干部只有摆脱形式主义束缚,才能投入更多精力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在乡村振兴一线,轻装上阵的干部可以深耕产业振兴和基层治理“责任田”;在民生服务窗口,流程简化、服务优化,让群众感受到便利;在重大项目现场,减少文牍往来、增加实地办公,必将推动发展提速增效。

由此可见,减负减的是不必要的束缚,增的是责任担当;减的是表面功夫,增的是实际成效。基层干部应当以“减”促“加”,将节省下来的精力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实效。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