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省统计局发布一季度陕西经济运行情况: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3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向新向好的良好态势。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4.03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334.39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4647.23亿元,同比增长5.1%。
工业生产持续加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较上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能源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8.8%,较上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非能工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11.8%,较上年全年加快4.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引领增长,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9%,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9%。消费品制造业稳定生产,增加值同比增长4.9%,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48.4%、76.5%、18.9%。
服务业保持增长。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投资运行提速升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较上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7%,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8%,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8%。投资信心加速恢复,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3%,较上年全年加快14.4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4.12亿元,同比增长5.4%,较上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6%,较上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助推消费升级,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0.4%,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8.4%。
重点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1112.79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出口773.53亿元,同比增长2.8%;进口339.27亿元,同比下降10.0%。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34.25亿元。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5.3%,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5.0%,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1倍。
5.6%的背后
——访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胡清升
4月23日,省统计局发布一季度陕西经济运行成绩单: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3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如何全面看待这份成绩单?有哪些亮点?记者专访了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胡清升。
问:从数据来看,陕西经济开局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上年全年均有所加快。如何评价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表现?
胡清升: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体可以用“三个向好”“三个有力”来概括。
“三个向好”:一是经济运行进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加快,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7%;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旺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
二是民生福祉增进向好。城镇新增就业11.34万人,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城乡收入比为2.32∶1,较上年同期缩小0.04;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等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3.2%。
三是发展后劲增强向好。新增“五上”企业3495户,同比增长12.9%;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增长21.7%,较上年全年加快7.2个百分点,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8%。
“三个有力”:一是宏观政策支撑有力。“两重”项目稳步推进,学校、城市管道及设施更新改造等民生项目加快建设,教育投资同比增长40%;以旧换新效果显现,智能手机销售额同比增长33.3%,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22.3%。
二是新质生产力支撑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占GDP比重为11.8%,提高1.2个百分点;数字创意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加快。
三是民营经济支撑有力。民营经济增加值为4080.8亿元,占GDP比重达49.5%,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5.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45%;规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0.7%。
问: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我省在抓项目投资、促发展方面具体有哪些表现?
胡清升:陕西积极抢抓“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大机遇,加强项目谋划落地,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较上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
一是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要素保障服务有力。全省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42.7%。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民间投资项目贴息资金等政策驱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0.4%。
二是产业项目实施有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比亚迪生产线技改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带动汽车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1.8%;陕煤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能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1%。
三是民生工程提质增效,聚力补齐民生短板。新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7.8%,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22.8%;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1.2%,生态、教育等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
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政府工作任务首位。一季度我省消费市场呈现出哪些特点?
胡清升:陕西全面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组织“秦乐购”系列促消费活动,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增速连续4个季度高于全国,消费市场呈现稳定向好态势。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升级类商品零售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零售额均保持20%以上增长,合计拉动全省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个百分点。
四成商品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带动有力。限额以上单位23类商品中,14类商品零售额持续增长,其中10类商品零售额实现超两位数增长;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6%、10.1%。
探索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城乡消费市场齐头并进。文旅场景不断上新,“非遗过大年”成为春节消费热点,春日经济蓬勃发展。一季度,全省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和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