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秦评:“陕字号”机器人,“闪亮”未来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26 08:16 作者:南楠

1台机器人配套人工智能云台和软件平台,即可实现对一座天然气城市场站的无人化巡检;机器人助力飞船舱段组装精准高效,平均对接时间在5分钟以内;移动机器人实现完全国产化,占据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陕字号”机器人正在各领域“大展拳脚”,彰显产业的无限活力和巨大潜力。据统计,2024年,陕西省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营业收入达70亿元。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不断融合,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机器人,这一新型生产工具,开辟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不仅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还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创新,离不开新技术的强力支撑。作为科技密集型产业,核心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陕西企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替代。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为机器人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机器人产业创新的重要路径。陕西高校、院所与领军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比如,通过组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企业与高校共同研发新型齿轮,延长了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的寿命,提升了减速器的精度。这种合作模式,既发挥了高校在科研领域的优势,又结合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为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扩大机器人产业规模过程中,我们既要依靠技术强基固本,也要注重产业强链补链,实现集群发展。陕西正在积极开展机器人产业链提升行动,通过提升产业链水平、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从而加速产品应用推广,促进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形成和壮大。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陕西更要以发展机器人产业为契机,带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让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从而实现“一业带来百业兴”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