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省人大常委会在抓好机关政治建设、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会上,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赵永波介绍,本届常委会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不断取得新突破,监督质效更加突出,监督刚性不断增强,聚焦强化联动监督,完善“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审议报告—专题询问—跟踪督办—满意度测评”全链条监督闭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提出82项立法修法、60项监督、6项代表工作等计划任务,分年度实施,全省人大系统联动抓落实;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制定《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人大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凝心铸魂、助推高质量发展、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履职能力、争先创优五大行动。
省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策,不断健全完善省人大组织机构;加强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建设,依法完成常委会监察司法、财经、教科文卫、社会建设4个工作委员会的设立,实现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全覆盖;加强市县乡人大建设,出台县级人大常委会街道工委工作条例,协同省级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规范和优化市县乡三级人大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意见,推动全省328个街道设置了人大工委。
省人大常委会重视提高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履职能力,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和机关干部专题培训,在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挂牌设立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基地;强化机关干部能力提升,派遣机关干部到全国人大挂职锻炼,组织机关干部到县(市、区)挂职锻炼;强化智库平台建设,聘请不同行业领域的代表担任各专(工)委咨询专家,发挥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智库作用,开展课题研究,强化数字赋能,建成代表履职、备案审查、预算联网监督、门户网站、电子阅文、协同办公“六位一体”的信息化统一平台;2023年,实现本届省人大代表初任培训全覆盖。
省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制度建设,2024年以来,系统清理和修订完善常委会和机关规章制度,形成140多项制度成果;规范和优化常委会会议的议程、日程和会期等安排,改进常委会分组审议的方式方法,持续提高议事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行承办单位“办理承诺制+工作台账制”,推进代表建议及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开;实行重要工作专班推进、年度重点任务挂图作战,形成依法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