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是强陕兴秦的关键一招。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放大开放比较优势为依托,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国家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的重要策略,在内外开放协同中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问题,强调“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陕西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优美、科教实力雄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具有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基础。各级各部门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坚持外事外经外贸外资外宣联动发展,提升中欧班列、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和丝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开放通道平台能级,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大力发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全面加强横向经济技术协作,推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提质增效。
更好依托空间区位优势拓展链接的纵深。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陕西地处中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要立足国家向西开放重要基地定位,以中亚地区为重点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纽带深度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苏陕协作为抓手全面加强与东部地区横向经济技术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构筑协同周边、服务全国、融入全球的全域开放大格局。
更好依托通道平台优势提高链接的质效。提高链接的质效,就是要拓展市场辐射的半径、资源运作的范围、经济循环的腹地。要在主动服务和策应国家外交大局中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加快推动丝博会、杨凌农高会等专业性平台市场化转型和综保区等功能性平台集成化整合,建设外籍人员来陕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更多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引力源。要以争取国家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港贸产融合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为牵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升级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包”,深化“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活动,深挖跨境电商、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等潜力空间,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要紧紧扭住中欧班列深度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强化西安集结中心“枢纽对枢纽”开放功能,完善与“空港”联动机制,建设优势外向型产业聚集区和重要产品加工储运基地,构建“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
更好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丰富链接的内涵。陕西能源、科教、文化等资源丰富,承载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诸多国家战略。用好用足比较优势,可以最大限度提高优势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效,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围绕落实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和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积极推动多层级多主体多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特别是要注重用好我省科教资源和人文资源,推进实施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合作、联合办学、人才培养项目和“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丝路故事、陕西故事。
开放立潮头,扬帆再启航。面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陕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