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系着经济大局,一头连着万家灯火。
陕西始终坚持把促进脱贫群众就业增收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近年来,在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就近就业、劳务品牌、精准监测和服务保障上持续下大力气,不断提高脱贫群众就业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聚焦两头难 精准服务搭桥梁
在距离陕西1200多公里的浙江,今年47岁的柞水县瓦房口镇阳坡村村民饶桂珍顺利找到了一份舒心的工作,每月有五六千元的工资。
“今年7月,我在柞水县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登记后,公司给我推荐了现在这份在汽车配件厂组装零件的工作。”12月29日,饶桂珍告诉记者,这是她来浙江打工的第五个年头了。几年来,依托这家人力资源公司,她辗转江苏的汽车配件厂、家电企业、文具企业当零件组装工人。目前,她和丈夫都在浙江打工,家庭收入每月至少有七八千元。
“县上不但为我们进行岗前培训,还对接好工作。我们出家门有人管,进厂子有人接,不用自己操心。我前前后后给上百名亲戚朋友推荐了这家人力资源公司,大家都顺利找到了工作。”饶桂珍说。
跨越1000多公里给饶桂珍和浙江这家招工企业架起桥梁,得益于我省“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
今年以来,我省紧盯外出务工,深化苏陕和省内劳务协作机制,在县内设立就业输出窗口,在县外搭建务工接收站点,形成常态化跨区域劳务输出机制;在春节后外出务工高峰期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持续深化“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帮助2.9万人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全年线上线下举办1800多场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40多万个,让群众务工从“找亲友”变成“靠服务”,脱贫劳动力求职渠道不断拓宽。
不离家门口 群众多渠道增收
12月30日,在安康市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毛绒文创总部产业园,工人们在岗位上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手法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
“每天在工厂上班心里很踏实,不仅学会了制作毛绒玩具的手艺,每个月还能拿到稳定的工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车间主管张玉金告诉记者,她是从周边乡镇移民搬迁至车间附近的工人,现在从事的这份工作离家很近,能照顾家里。
汉滨区副区长周本才说:“汉滨区大约有21.96万名移民搬迁群众。为确保这一庞大群体‘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汉滨区精心培育社区工厂,吸引17家总部企业落户,带动了2.14万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搬迁群众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今年以来,我省紧盯就近就业,出台支持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吸引有能力、有意愿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建设毛绒玩具、电子线束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就业帮扶车间(社区工厂)1966个,吸纳2.4万名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我省打造了8条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221家、庭院经营主体3.9万户,带动45万人就业。
打造“金招牌” 就业创业有前景
在岐山县凤鸣镇北郭民俗村,岐山美阳馆店长王海兵熟练地操持着。热汤浇到刚出锅的面上,一碗美味的岐山臊子面就做好了。王海兵是远近闻名的美食达人,特别擅长岐山臊子面的烹饪,许多人慕名前来品尝他做的岐山臊子面。
在岐山县,还有许多人和王海兵一样,背靠“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这个“金字招牌”实现了增收致富。为了做大“一碗面”经济,让特色美食走出去,岐山县全力培育打造“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投资近千万元建成标准化创业孵化中心,举办“一碗面”“擀面皮”特色中期培训班,建立西岐名吃培训基地,开设中式烹饪班,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岐山县还邀请用工单位来岐山县考察、洽谈和招聘,鼓励个人外出就业创业,不断增强“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的吸引力。
今年以来,我省紧盯品牌培育,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打造地域劳务品牌90余个,提升劳动力市场认可度、岗位竞争力和薪酬水平,带动7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我省还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建立地域特色技能分类分级评价标准,认定省级乡村工匠名师44名,推荐14人参选国家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