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万物藏。12月初,记者走进汉中的乡村田野,只见一个个村庄环境美、产业旺。农村党员干部劲头足、比着干,带动群众一起干,全力做优汉中“五个农业”,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汉中市扎实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能力提升行动,多措并举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知农、善农、惠农能力水平,增强“头雁”领飞本领,动态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542名,组织3008人实岗锻炼。
点单培训“学真招”
12月10日,记者来到城固县莲花街道庙坡村,只见千余亩设施蔬菜大棚排列整齐,掀开大棚门帘,棚内暖意融融,一垄垄蔬菜长势喜人、丰收在即。
庙坡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在汉江和湑水河的滋养下,蔬菜种植产业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全村共有590余户村民,外出务工者少,留在村里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人多。
“村民一年四季农活多,农机农具使用率高,房前屋后难免有乱堆乱放现象,村道院落也存在环境脏乱等情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庙坡村党支部书记申小琴一直思考着如何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10月,在汉中市委组织部的组织下,申小琴前往浙江大学培训学习,并在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等教学点实地观摩,身临其境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工作思路。
“透过一个村的人居环境,能看出这个村党组织的基层治理水平。”培训期间,老干部的经验分享给申小琴留下了深刻印象。返程路上,申小琴下定决心要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全面提升全村人居环境。
硬化入户巷道、治理灰水体排污渠、打造小微口袋公园、修砌农耕文化微景观墙……一系列举措深入人心。村民也积极收拾起房前屋后堆放的农具,把小院清理得干净整洁。
如今的庙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巷道干净平整,道旁栽种绿植,4个口袋公园分散于村中,房屋成排成列,村民脸上挂满笑容。
今年以来,汉中市委组织部结合乡村发展现状,精准开展“菜单点学”,分类分级抓轮训,全市221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现观摩培训全覆盖。
学用转化“见实招”
两年前,汉中市南郑区胡家营镇塘坎村还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支柱产业。
“过去村里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务工,村子发展一度缺乏后劲。”塘坎村党支部书记黄思华坦言。
去年,在南郑区委区政府的推动下,投资约2.5亿元的和牛全产业链项目落户塘坎村,当地的青贮玉米、水稻秸秆、油菜秸秆变废为宝,塘坎村迎来了发展机遇。
今年开春后,黄思华和村“两委”班子多次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参与培训观摩,全面提升项目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养殖户)”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带动村民发展肉牛养殖。
“今年,我们村以集体经济形式投入150万元,新建标准化肉牛圈舍及配套电力设施等,采取委托代管方式,入股陕西三牧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畜牧养殖。”黄思华介绍,公司不仅带动村民就业,每年还有分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项目现存栏近500头和牛,明年将扩充繁育至2000头,能解决当地200余人就业。项目全部完工后,将在塘坎村建成文农旅融合的高端肉牛养殖基地。”陕西三牧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世航说。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为将学习成果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汉中市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围绕学习观摩内容,立足各自实际,制定工作提升计划,把“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切实转化为强引领、促振兴的真招实招。
迎来巨变的不只有塘坎村。秦岭深处,佛坪县形成学用转化具体措施68条,达成村与村互助合作项目55个;留坝县江口镇梭椤村深挖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30户……一幅幅村新、景美、业兴、人和的和美乡村新图景在汉中铺展开来。
选育管用“出硬招”
“做群众工作,不仅要讲理,还要讲情。你有你的理,他有他的理,工作就不好做……”12月3日,调解完村民矛盾,西乡县堰口镇三岔村党支部书记胡道元向年轻后备干部胡仕翻传授经验。
29岁的胡仕翻是三岔村5组组长,今年9月起担任乡村振兴专干进行实岗锻炼。
“3个多月里,我逐渐熟悉了村委会各项事务,开始参与村里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政策宣讲等工作,每天都收获满满。”胡仕翻说。
为解决村级干部能力不优、后继乏人等问题,今年西乡县探索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强选优”行动,在220个村(社区)设置锻炼岗位,建立“一对一”结对帮带机制,由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担任村级后备干部成长导师,帮助后备干部快速历练成长。
今年以来,汉中市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健全“选育管用”培养链条,动态储备后备力量,并组织实岗锻炼。洋县通过实施农村优秀青年“归巢”计划,今年已招引55名大学生到村工作。
据介绍,汉中市委组织部将持续深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能力提升行动,抓好强素提能,做好培训“后半篇”文章,抓实典型培育、后备培养等工作,引导村(社区)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