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陕西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以产改为抓手,让技能成才的步伐跟上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节奏——

从一线产业工人到新型工业化人才有多远?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03 08:19 作者:郭军

访谈嘉宾

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 张朝惟

省职工创新技术协作中心主任 贺娟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韩晓琴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处处长 高建伟

当制造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工人也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陕西启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从提高待遇、提升素质、维护权益等方面为产业工人搭建成长阶梯。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为锻造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指明方向。

11月27日,记者邀请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张朝惟、省职工创新技术协作中心主任贺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韩晓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处处长高建伟,谈如何以产改为抓手,加快建设一线产业工人到新型工业化人才的发展通道。

问:作为产改牵头单位,省总工会如何抓总履责,推动形成多方联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张朝惟:我们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推动产改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产改工作纳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动产改成果纳入国有企业考核。在省总工会争取下,省产改协调小组新增8家单位,已有17家成员单位,进一步增强产改力量。省总工会还遴选1152家重点企业进行产改试点和分类指导,引导国有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民营企业以改革为抓手补短板促创新。

贺娟:省总工会推动省上出台“三秦工匠计划”实施办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保障,不断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工人待遇、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

问:如何拓展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韩晓琴:长期以来,高级技师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眼下,一大批80后、90后早已获取高级技师技能等级,却无法实现更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容易挫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深化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在高级技师之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引导企业完善基于技能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打破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之间藩篱,将双向贯通领域扩大到工程、农业等8个职称系列,将技能竞赛作为技能人才评价和两类人才贯通的有效载体,拓宽技能人才横向发展通道。现在,不少国有企业的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和大赛荣获金牌选手都搭上了两类人才直通车,评上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收入不低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贺娟:让技能人才受尊重、享礼遇,省委人才办为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发放“三秦优才卡”,提供就医、子女入学、购买住房等服务保障。2024年,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三秦工匠”项目提升为“卓越技术技能人才”项目,支持经费由5万元提升至10万元。省委组织部指导企业在劳模工匠、技术能手等优秀产业工人骨干中培养发展党员。省国资委指导企业实行薪酬与技能、技术等级挂钩机制,工资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省总工会加快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施办法(试行)》,累计兑现奖励补贴资金966万元。全省建立“工会+法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成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4074个,实现全省县级以上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全覆盖。

问:如何培养新型工业化技能人才?

韩晓琴:瞄准新型工业化需求,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充分发挥技工教育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推动校企之间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就业共促。全省119所技工院校每年为产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5万余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措施,引导技工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设“高精尖新、急需紧缺”专业,淘汰供给过剩专业。今年,我省32所技工院校新开设了数字技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42个专业。

全省人社系统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六个一批”行动,即全省每年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5万人次、数字技能人才1万人次、新职业技能人才2万人次、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20万人次、县域技能人才2万人次、“新技师”5000人次,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高建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等举办3届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累计吸引全省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千余人报名参赛;积极选拔选手参加全国决赛,近两年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1项、优秀组织奖1项,参赛规模及人数、获奖等级及数量逐年稳步提升,培养选拔了一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贺娟:省总工会每年列支700万元专项经费持续实施劳动竞赛“十百千万”工程。2024年,我省承办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陕西选手在大赛中获得3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的好成绩。

问:《意见》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万名左右省级工匠、5万名左右市级工匠。推动目标任务落实,你们将怎么做?

韩晓琴:我省将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重点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高建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构建产业链“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链主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集群成型成势,着力为产业工人队伍提供广阔发展平台。

张朝惟:省总工会继续发挥好工会牵头抓总作用,制定落实《意见》的分工方案,健全产改成员单位协商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荐更多的大国工匠人选,做好我省三秦工匠(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市级工匠、产业工匠培育工作。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