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用好特色资源 共建和美乡村

——“千万工程”经验引领陕西乡村振兴见闻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15 08:13 作者:黄佳乐 张宁宁

榆林市横山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群众新闻网记者 黄佳乐摄

陕西和氏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在清扫羊舍(资料照片)。群众新闻网记者 张宁宁摄

农业发展阔步前行、产业链上生机勃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幅幅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10月,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群众新闻网承办的遇见和美乡村——以“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媒体行走进陕西和美乡村,感受丰收的喜悦和乡村振兴的脉动。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在榆林市横山区驼燕沟村的稻田里,一只只小螃蟹努力找寻着最舒适的休息地方。

因无定河流经横山区,这里螃蟹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2012年,横山区从辽宁盘锦引进的河蟹苗养殖成功,开启了该区现代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之路。

“我们的养殖规模逐年发展壮大,从2013年的350亩发展到2023年的4万亩,养殖企业从1家增加到目前的34家。”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宏强说,“这对发展生态农业,打造横山蟹田有机大米和稻蟹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无定河中下游稻渔综合绿色种养区已建成西北地区最大河蟹稻田育苗生产基地。横山区现有的养殖河蟹品种为辽蟹、光合1号和长江2号。今年,横山区稻蟹综合种养面积4.2万亩,综合产值达1.6亿多元。

记者走进商洛市镇安县渔坪村冷水鱼养殖基地,整齐排列的鱼池尽收眼底,成群结队的中华鲟自由自在地游着。

“我们村依托地理优势,发展特色渔业和生态农业,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找到了带动群众致富的好法子。”渔坪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成说。

渔坪村冷水鱼养殖基地使用的水来自渔洞河,水温常年保持在14摄氏度至18摄氏度,水质呈弱碱性,富含硒、铁等微量元素,目前有标准化流水养殖池20个。除了养殖基地,渔坪村还有户外生态露营基地和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产业发展扮靓乡村

从鲜奶到奶粉要经过多少道工序?

在宝鸡市陇县东南镇的陕西和氏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和生产车间,记者了解到,从原奶进厂到产品出厂,检验指标有1600余项。

“我们的每一罐奶粉都实现了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透明化生产和全程信息化管理。”和氏乳业副总经理刘誉说。

为了保证奶粉的品质,和氏乳业将新鲜的生鲜羊奶从真空食品级管道传输至速冷系统,10分钟内将奶温降至3摄氏度左右,两小时内加工成粉。

和氏乳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协议种草、入股分红、分户扩群、建设工厂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靠产业,陕西各地各展其长,走适合自己的振兴道路。

过去的尧头是贫困村,产业不兴,村集体经济长期处在渭南市合阳县末位。转折发生在2016年,伴随着国家新一轮脱贫攻坚冲锋号的吹响,尧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尧头社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经多次外出考察调研,最终确定引进耐寒、抗冻、土壤适应能力强的金银花作为主导产业。

小小金银花在尧头扎下了根,尧头社区已累计种植金银花1200亩。为推动产业发展,尧头社区成立了舜能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建成烘烤车间、金银花瓶装水生产车间、大桶水生产车间等。

一朵花成就了一个产业。

目前,尧头社区设计了企业商标,注册了专利商标,打造了“莘扶花”品牌,开发出金银花瓶装水、原生态茶、金银花纯露等系列产品,产业发展链条逐步延伸,产业发展路径初步形成。

农文旅融合撬动乡村振兴

宝鸡市凤翔区六营村有“中国泥塑第一村”之称。当地人把泥塑称作“泥耍货”。如今,这些“泥耍货”已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

六营村大力推行“非遗+旅游”模式,挖掘泥塑文化资源,建立泥塑专业合作社,让凤翔泥塑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六营村聚力打造六营民俗村,开发出民间工艺特色体验游和西府乡村风情体验游两条旅游环线,建成的中国泥塑体验园推出‘休闲游’‘研学游’系列文旅产品,将泥塑产业和乡村游深度融合。”讲解员白昱帆说。

2023年,六营村泥塑产值达42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80万元。昔日默默无闻的小乡村,成为有名的景区。

农文旅融合,就是要将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我们从‘烂杆村’到‘水泥村’到‘生态村’再到‘旅游度假村’,这些年经历了多次转变。”铜川市耀州区马咀村党总支副书记李雷说。

改变的第一步是发展特色产业。马咀村采取“公司+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建成日光温室樱桃大棚30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102栋,年均生产新鲜果蔬660余吨,建立冷链物流体系。

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发展乡村旅游也有了产业依托。

马咀村成立了陕西云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集生态观光、果蔬采摘、摄影婚庆、亲子游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村里先后建成一大批游乐设施,建成高标准集装箱民宿82间、培训基地6400平方米,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李雷说,目前,总投资2亿元的葡萄酒庄项目已落地,建成后将形成以葡萄酒品鉴为主线的旅游新业态。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特色资源,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