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渭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群众办理业务。受访者供图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渭南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真招见实效,创新构建经营主体全周期服务链,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为经营主体保驾护航,通过“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诉求,着力推动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优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流程最优化、材料最简化、成本最小化。
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连续4年实现一季度办结……
这些亮眼数据,离不开渭南市在服务经营主体方面推出的创新举措。渭南市紧盯群众和企业需求,创新开通“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审批模式,探索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优服务的“四减一优”服务方式,有力推动稳投资稳增长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条热线架起“连心桥”
“这个问题我马上帮您对接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尽快给您回复……”10月12日,在渭南市12345热线服务中心,“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话务专席王欢正耐心为来电企业答疑解惑。
一条热线听企业“心声”,一呼即应解企业“忧愁”。2022年10月,渭南市依托12345热线,整合44条服务热线,开通“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全面受理企业注册登记、政策享受等方面诉求。
“热线为企业提供‘电话办、网络办、全时办’服务,保证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回复’。”渭南市12345热线服务中心主任方飞说。
“企业有需求时,可直接拨打‘12345’,按‘4’接入话务专席,从找多个部门到只拨打一个号码。”王欢说,“对政策咨询、办理流程等一般性事项,我们通过查询数据库,在线进行答复,很快解决问题。”
对深层次政策解读、办理业务过程中的特殊事项,话务专席将征求政策专员意见,约定答复时间,发起三方通话,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专家门诊式”服务;对企业诉求较为复杂、话务专席和政策专员无法在线明确答复的事项,话务专席会记录企业诉求,按责转办。
“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明确,各承办单位要在60分钟内响应,2小时内告知企业初步办理意见,3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诉求。
“我们还注重发挥数据赋能、数据辅政作用,持续在建好、管好、用好数据库方面下真功、求实效。”方飞介绍,“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由政策专家库、涉企政策库、企业信息库和政策推送系统、供需信息系统、诉求管理系统、问卷调查系统、诉求分析系统“三库五系统”组成,首批入库政策286条,确定政策专员125人,收录10829家企业信息。
渭南市12345热线服务中心结合企业诉求、政策出台、专员队伍等的动态变化,不断扩充完善数据库,更好满足企业的新需求、新期待。同时,结合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形成营商环境专报,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情况、服务企业提供参考。
“‘企盼渭来’营商环境热线开通以来,已解决企业诉求4038件。我们将充分发挥热线作用,进一步畅通党委、政府与企业互动渠道,持续加大为企服务力度,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打造‘服务更优、办事更畅、效率更高’的营商沃土。”渭南市12345热线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新瑞说。
“四减一优”助审批提速
10月16日,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区域总部工作人员李伟来到渭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合铜、澄韦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相关业务。
“相关工作人员‘一对一’负责,迅速查找相关规定,核实建设地点、规模,帮助修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快速办结业务。”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科科长杨博说。
为跑出项目审批“加速度”,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探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项目审批服务体系,着力推行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优服务的“四减一优”服务方式,助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谋划在先,推进有力。每年市级重点项目确定后,渭南市综合研判新建、续建和省、市、县三级办理权限,梳理立项、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情况,建立项目手续办理“颗粒化”清单,采取销号管理方式,精准推进项目手续办理。
为减少项目单位跑动次数,节约办事成本,渭南市印发《渭南市市级投资项目“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审批办法》,督促审批部门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
在澄城秦阳新能源1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送出线路核准过程中,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采取实地查看和企业承诺的方式,减少准备时间约2个月,让项目快速推进。
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容缺承诺减材料,实现材料精减22.3%;采取赋码预审、统一接件、分类办理、办结回复的方式,实现审批时限压缩20%。
该局还通过简易审批减环节,对列入相关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项目以及总投资在3000万元(含)以下且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非跨县(区)工程建设类项目取消项目建议书;对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建设的项目只审批一次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总投资3000万元以下且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和用地、老旧小区改造、管网建设等项目,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合并为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次审批。
“今年,在渭南市中心城区渭河大街雨水管道建设工程、富平县张桥镇以工代赈工程等20余个项目的审批过程中,我们运用这一举措,实现审批环节减少30%以上。”杨博说。
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组建“项目驿站”品牌服务团队,建立“审前辅导、审中帮办、审后回访”服务机制,打造“靠前服务、高效审批”的项目建设环境。同时,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审批涉及多部门、多层级、多事项、多环节的实际,建立投资项目“多部门参与、集中会商、充分衔接、一次办结”并联审批机制,形成了“市县纵深推动、部门横向联动”协同工作格局。
“一事跑多窗”变“一窗办多事”
“没想到这么快,现在办理业务也太方便了!”10月14日上午,渭南市华州区杏林镇李坡村的赵晓斌来到渭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货车从业资格证到期换证业务。
让他惊喜的是,原本需要5—7个工作日才能办结的业务,现在只需提供必要的证件和材料,就可现场办结。
效率提升体现改革实效。去年以来,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推行综合窗口改革,将承接的329项行政审批事项整合到5个综合窗口进行受理,通过“大厅一键取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由“一事跑多窗”变“一窗办多事”,改变了以往窗口忙闲不均的现象。
5个窗口承担329项审批事项。综合窗口实现无差别受理的同时,如何做到规范运行?
“我们推出了‘一网通办’业务受理系统操作规范,理顺了综合业务受理系统办理流程。”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综合运行科科长李博介绍,“我们重点对业务受理、业务审批、取件管理等不同环节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进行了细化,对收件、受理、办结、出件、归档等5个关键环节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使综合窗口业务受理工作更加高效、规范。”
服务的优化,群众和企业感受最深。“前些天,我在网上进行了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申报。几天后,证照免费寄送到家。以前办理业务至少得跑两三次,现在省时又省力。”澄城县百姓大药房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姬宏周说。
“我们依托陕西政务服务网,于去年4月初建成投用网上受理平台,由窗口工作人员在系统里收件,再推送至各行业部门进行审批,实现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李博说,“针对有证照邮寄需求的群众和企业,我们推出‘政务服务+邮政寄送’一站式便民服务,降低交通和时间成本。”
为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企业审批服务通道,今年以来,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等驻陕央企和国企推广“先证后核”审批模式,通过前置审批与后置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减少审批环节,审批时限从原来的45个工作日减少到2个工作日。
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质量服务科科长赵宁介绍:“我们对审批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全市统一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将原先的市县两级4次资料审核和现场核查简化整合为1次,为企业年检和正常营业提供了便利。”
“我们将秉持‘小窗口大服务’理念,持续推进综合窗口改革,让更多政务事项进驻大厅统一办理。同时,提供全流程跟进服务、全周期优质服务、全方位满意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以一流的政务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张增辉说。
权威访谈
访谈嘉宾:
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 张增辉
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干部作风提升工作专班负责人 姚永刚
问:在深化“三个年”活动中,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了哪些改革创新工作?
张增辉:今年以来,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推出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其中包括创新工作模式,根据省市工作部署成立“3+2”工作专班;全面优化提升市政务大厅整体形象,推出渭南审批服务全新形象标识、服务标语及政务服务IP;连续4年所有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一季度办结;创新推出“文勘前移”“先证后核”等10余项举措。
问: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方面,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要承担了哪些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张增辉:为推动渭南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工作,我们先后赴常州、苏州、上海等地调研,与西安、宝鸡等地对接,并对调研学习资料、各省(区、市)先进经验进行梳理汇总,编制了《“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重点事项工作方案汇编》及学习手册。经过前期筹备,我们起草并印发了《渭南市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此外,渭南市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专班,坚持“一事一组”,第一批13个事项均成立了工作小组,明确了各事项的市级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确保每个事项都有专人负责。
渭南市积极推动市级牵头单位进行事项认领,第一批13个事项涉及全市8个牵头单位的122个具体事项,承接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第二批8个事项承接工作正处于梳理阶段。我们还在政务服务网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根据省上工作进度,同步上线运行“一件事”事项,实现群众和企业“一站式”线上办理,大幅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线上服务。
问: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如何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姚永刚: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十个一”活动以来,全局党员干部转作风、提效能、履职责、展作为,全力跑出审批服务“加速度”。我们聚焦责任担当,着力提升干部作风能力,结合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开展专题辅导讲座、组织实地警示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严以修身律己,展现审批服务干部良好风貌。结合年度培训计划,举办全市审批服务系统“优化政务服务 提升行政效能”专题培训班,强基固本、赋能蓄力。同时,聚焦问题导向,以创新为抓手,全面激发全体干部干事创业的澎湃活力,重点围绕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审批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堵点梗点,不断优化、压缩办事流程和审批时限,科学汇编通俗易懂的“漫画式”办事指南,勤总结、常提炼工作中的创新亮点,充分挖掘创新举措,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让先进榜样“彰显风采”,让星级科室“示范引领”。
此外,我们聚焦群众需求,组织窗口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圈活动,目前累计开展“四进+”活动15场次,服务群众约1200人次,办理业务2800余件;持续开展局长“进大厅、坐窗口”活动,每天1至2名部门领导到窗口坐班,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难题,目前共落实局长(主任)进大厅212人次,接待办事群众598人次,现场办结事项593件。我们将坚持把解决每一位办事群众的诉求作为奋斗目标,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以实干担当勇毅前行,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记者手记
“能办”变“好办” 大不一样
平台热线“一线应答”,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门”……近年来,渭南市围绕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推行10余项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举措,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能办”变“好办”的背后,是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和积极回应。“以前办事‘跑断腿’,现在省时又省力”“有了问题,一个热线就能解决”“为我们企业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太省心了”……从群众的反馈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掌握群众真实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服务,才是真正将便民利企举措落到了实处,才能被群众认可。
“能办”向“好办”转变,考验的不仅是服务的优化,还有作风的转变。一方面,为民服务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应该体现在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更多温暖;另一方面,政府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应鼓励部门协同联动,打破行政管理中“隐形的壁垒”,让“办成一件事”变为“办好一类事”,充分释放政务服务改革的“乘数效应”。
链接
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年均服务群众200万人次、服务企业3500余家,群众满意度达到98%。
在综合窗口受理模式和线上服务的双重推动下,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办事效率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渭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共接受群众咨询34975次,受理即办件10680件、承诺件1319件,办事效率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