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湾镇是种植香菇的“黄金地带”。图为坐落于该镇的铜川德祥实业有限公司菇棚(无人机照片)。受访单位供图
2022年以来,铜川市围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近日,记者走访铜川市部分企业与农户,记录普惠金融助企纾困、盘活资源、推动转型的生动实践。
“张总您好,今天想再去您的公司看一看。您那边最近怎么样?”
9月5日,工商银行铜川正阳路支行副行长闫耀康拨通了铜川市神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张荣利的电话,询问公司发展情况。
“好得很,随时欢迎!”电话另一头,张荣利回答。
谈及工商银行铜川分行推出的“养殖e贷”,张荣利竖起了大拇指:“今年4月,分行为公司发放了用于购买苜蓿的‘养殖e贷’,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普惠金融,关系着千行百业、千家万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铜川市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企业量身定制普惠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以高质量金融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企业发展
走进铜川市神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头头奶牛或咀嚼草料,或躺在地上休憩,工人正清洗地面、整理饲料,一派忙碌的景象。张荣利告诉记者,目前奶牛饲料储备充足,下个月,公司还将采购玉米等作为奶牛过冬饲料。
张荣利介绍:“我们公司主要从事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近年来,苜蓿、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工商银行铜川分行了解我们的诉求后,为我们紧急办理了贷款。目前,公司共收到‘养殖e贷’2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2023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影响,牛奶产能阶段性过剩、奶价持续下行成为奶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闫耀康告诉记者:“工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号召,通过深入调研和精准评估,为辖区内企业量身打造贷款方案,实现线下核实、线上放款。‘养殖e贷’的投放,有效缓解了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等方面的资金压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贷款投放过程中,工商银行铜川分行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养殖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和资金需求,制定了合理的贷款额度和还款计划,确保贷款资金高效利用,最大化发挥其经济效益。”闫耀康说。
践行金融为民 拓展服务广度
9月的耀州区,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群山环抱中,庙湾镇香菇种植大棚鳞次栉比。
“目前,长安银行推出的‘香菇贷’给耀州区香菇产业整体授信额度是3000万元。‘香菇贷’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让我们可以拿出更多资金改进生产设备、延伸产业链。”9月4日,坐落于庙湾镇的铜川德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祥实业”)总经理孙晓山介绍。
“‘香菇贷’是长安银行铜川分行按照《陕西省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落实《关于建立‘行长+链长’机制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要求,结合铜川地方特色推出的惠农方案。”长安银行耀州支行行长戚志超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业务在铜川的投放规模已突破千万元。”
在“香菇贷”推出之前,德祥实业以“借棒还菇”的方式与农户合作,即当地鼓励农户向村集体“借”大棚,向德祥实业“借”养好的菌棒,香菇成熟后由德祥实业统一收购销售,销售后利润返还农户。孙晓山告诉记者:“这种方式调动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但对于企业来说,前期制棒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垫资,且垫资要等到农户收获香菇后才能返还,面临资金周转压力。”
“‘香菇贷’可以看成是‘借棒还菇’的升级版。”戚志超介绍,“香菇贷”于香菇种植初期发放,产品销售后收回。从客户申请到贷款发放只需3天。钱打到农户的银行账户后,由德祥实业扣除菌棒款。香菇收获后由德祥实业售卖,售卖所得减去银行本金、利息后发放给农户,减轻了德祥实业资金周转压力。
在香菇种植中,农户出资20%,即可申请到剩余80%的“香菇贷”。例如,农户出资2万元,即可借到8万元的“香菇贷”,从而获得10万元的菌棒订单,且贷款年化利率低至1.95%。
“香菇贷”推广以来,庙湾镇农户种植意愿明显增强。孙晓山说:“许多外地农户也希望借着‘香菇贷’走上致富路。目前,香菇基地的数千座大棚都已被承包。”
创新金融服务 助推转型升级
产业要发展,资金必先行。如果将资金比作企业的血液,助企纾困的普惠金融产品就是在为企业“输血”。有专家表示,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只有培育出良好的区域经济生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铜川转型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转型意愿强烈,但却面临资金短缺、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针对科创企业转型中的痛点,邮储银行为企业制定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确定了“信用+抵押”的融资服务授信方案。例如,将铭帝集团有限公司授信额度从2200万元提升至9500万元。其中1500万元为科技领域“信用+”产品科创小企业贷款,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完善,科创企业技术和产品不够成熟、启动资金不足等问题,浦发银行西安分行通过“浦创贷”“浦投贷”“浦新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服务科创企业关键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发展所需,就是普惠金融工作的方向。通过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普惠金融产品持续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稳健成长,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围绕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铜川探索形成了十大典型案例,取得多项全国领先、陕西首单类工作成果,反映普惠金融综合发展情况的“铜川指数”从试点前的25.06增至2023年末的38.62。未来,铜川将继续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携手探索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迈向新阶段。
权威访谈
以金融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
访谈嘉宾:
长安银行耀州支行行长 戚志超
工商银行铜川分行普惠部负责人 杨渊博
问:请谈谈长安银行耀州支行如何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最大限度支持农户创业之间的关系。
戚志超: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现代农业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对我们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多元化、更复杂的需求。一方面,在金融产品落地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存在因担心出现风险,对农户种植情况研判不清,而对企业、农户等施加约束的情况;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种植技术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需要金融机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仔细研判。因此,推行“香菇贷”需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监管模式、提升监管能力。
长安银行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势,深入研究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难点,打通农村客户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堵点,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定制化推出“香菇贷”批量业务。“香菇贷”由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进行保证担保,向满足其要求的法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农户发放贷款,借款人以经营收入、销售收入作为还款来源,有效破解了农业类借款主体在融资中缺乏抵质押物的制约。同时,长安银行最大限度降低借贷门槛,对借款人予以免评级,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最高200万元的授信额度,为农户提供最高50万元的授信额度,优化贷款办理流程,加快打款进度,让农户和企业“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最大限度缓解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资金压力。
同时,长安银行重点关注客户贷款资金使用情况、销售资金回笼情况,定期组织信贷人员实地查看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及时了解产业政策变化情况,根据借款人需求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确保按期收回贷款资金,保证贷款资金安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问:请谈谈工商银行铜川分行如何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尽快落地惠民。
杨渊博:为让普惠金融更好发挥助企纾困、服务民生的作用,工商银行铜川分行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动党建和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成立以分行党委委员、分管副行长为组长,普惠金融事业部党支部、普惠突击先锋队等参与的工作专班,建立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为推动各项普惠金融业务尽快落地,工商银行铜川分行对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发展趋势、融资需求等进行摸排,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批制度,保证业务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认真落实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要求,坚守合规发展底线,推动各项普惠金融业务稳健发展。
截至7月末,工商银行铜川分行普惠贷款余额6.75亿元、净增1.3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3%、增量的83%,普惠有贷户665户、净增253户,较2022年增长3.4亿元、338户,余额和有贷户均实现翻番。在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中,工商银行铜川分行获“2023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下一步,工商银行铜川分行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深化与地方农户和企业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为推动建设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手记
让普惠金融“雨露”润企惠民
“养殖e贷”“香菇贷”“樱桃贷”“高铁贷”……铜川获批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各金融机构围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推出20种特色信贷产品。金融活水持续助力小微企业提质增量,推动产业转型。
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网商银行率先在铜川宜君探索应用卫星遥感信贷风控系统“大山雀”,将卫星遥感技术与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相结合,获取可信动态数据,将识别结果应用到涉农信用贷款模型中,提升农户信贷的服务效率。这为各金融机构推动普惠金融产品惠及更多群众提供了良好借鉴。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蓬勃发展,金融机构可依托数字化技术,优化服务方式,提高业务办理速度,推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这既有利于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践行金融为民的宗旨,也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自身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竞争力,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链接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印发《陕西省铜川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拓展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17项具体改革举措。
铜川市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积极为民营企业选聘“金融服务员”,组织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等活动。今年上半年,铜川市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9%、7.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45.0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5.2%。